茫茫长夜,窸窣谈话,并肩同行漫步大街,眼神笑容的欢腾,每一部片子有这样的一个夜晚总能让我动容,begin again、midnight in paris,还有before we go.赶回家的上班族,道别的情侣,谈笑的情人,车站工作人员等都在这中央车站,或许擦肩而过,或许缘悭一面,又或许像“流浪汉”和赶不上车已婚妇女在这恼人的夜晚相遇而相知相惜却相别。
当nick在车站门口看见刚赶不上车的brooke呆站笨拙地摆弄手机时,偷偷地为自己找到一个不见前女友的理由。
nick异常的热心,落魄的brooke受助之余也戒备起来,失意同盟会就此成立。
我相信这是一个爱情之外的故事。
nick气冲冲从bar里走出来表示复合无望后,诉说着他与hannah,相恋大学,受她鼓励弃医从音乐,准备求婚被甩,broke his heart六年仍未走出。
这晚的nick本懦弱到不敢探问hannah的情意,是在brooke的鼓励下深呼了这口气,迈进了六年以来的这一步,这一步便是断了hannah。
他彻底明白感情结束。
受nick情绪的影响,brooke敞开心扉,道出丈夫出轨。
她记得每一个细节,记得为何打开丈夫电脑,怎样知道邮件往来,邮件内容,落款L名字是linney。
在她以为丈夫回归却又发现来自L的邀请邮件,崩溃了。
却始终明白还是深爱着丈夫。
在这夜,俩人在相互舔食伤口后终于勇敢地去面对早有答案的问题。
nick放下萦绕心头六年的hannah,追寻几近放弃的音乐梦想机会;brooke唤起爱丈夫的初心,决心与丈夫一起面对爱的问题;他们坦白了内心,得到了建议,感受了彼此的善意,迎面未来。
其中不过迷乱的情愫。
懂得称呼自己Carrie,懂得防备的brooke是个聪明的女人。
爱情是虚幻的。
brooke当然能奋不顾身像当年为丈夫远走伦敦那般扑向一夜之情的nick,但nick不过是乘失意时而醉的情,聪明如她明白这夜不过是适时适地的糊涂,在她拒绝两次nick可见一斑。
nick爱上brooke,电话亭表白了有道别了,面对感情也成熟起来。
城市很聒噪,生活很忙乱。
爱情累了、未来乱了各种让你伤心失意的时候,被黑夜吞噬之前能有人真心诚意倾听你的诉说,感受你的感受,回馈你真挚的情感免于猜忌,what a relief!
此刻我多想和友人一同戴着耳机,听着同一首歌,或谈天或静默,在街上大步流星,下一刻便又是活力满满。
以前从小时候读课文,总要归纳中心思想时,我就以为,所有的戏剧作品都是要表达个什么意思的。
就像一个谜题总该有一个答案一样。
可是,慢慢的了解到,其实戏剧也可以就是单单纯纯讲一个故事。
而这个故事却能带给你一种情绪,一种让你感同身受的情绪。
没有答案,只是重现给你那个过程。
也许你能在重现的过程中找到点什么对于自己生活的指导,也许不能。
也或许只是能让你唤起些许深藏心中的记忆,给你一份感触,仅此而已。
但那已经足够棒了,因为它精确的描述了你的心路历程,让你会去思考关于人性的共通问题。
Before we go, 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越是经历过的人,越会获得更深刻的感触吧。
我觉得。
这是发生在一整个晚上的故事。
有些刻意的相遇安排,导演指引男女主角通过彼此发现迷茫内心的真正答案,从而解答出人生的困惑寻求出对策。
他们只是彼此在这一个晚上的陪伴,然后天亮了,回归生活本身,各自都有各自的使命去追逐。
其实每个人都会迷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和不如意的境遇,生活本身不按常理出牌。
每个人在出生时都是毫无故事的零起点,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有了经历,我们遇到了不同的人,演绎了不同的情节,变成了一个怀抱着各种秘密的复杂人类。
尤其是爱情,它让我们纠结,使我们愉快,又不时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双方的分离和对方的出轨都会打击脆弱的心灵,显得我们渺小和无力。
女主的丈夫之前出轨了一段时间,这次出差前也受到情妇的相约邮件,女主气急败坏写下了一封信件放在床头就离家了,结果收到丈夫提前回家的电话,才得知其实丈夫并没有按照约定去和她见面,既是意外也是惊喜,但错过火车钱包又被偷的她受困于伦敦街头,内心惴惴不安如果丈夫提前回到家并且看到她床头的信件他们之间又该如何收场?
她是一个为爱勇敢的女人,当初孤掷一注留在美国放弃英国的工作,只是为了和心爱的人构建自己的家园,所以面临丈夫出轨而无力改变的现状下不知道如何是好。
她以为他们之间就这样完结了,她看到他们之间交往的信件,她说”他给linny写的邮件中会说一些开心的事,意外的事,甚至搞笑的事,是那种你会对爱的人说的一些事,这样我觉得他对我说的话、微笑、做爱都变成谎言。
”但孰料到,动了恻隐之心的丈夫选择回归家庭,无论是出于内疚还是其他的原因,她本可以选择忍气吞声,用自己的优雅和智慧从容体面地给予指导,扭转乾坤,拯救自己摇摇欲坠的婚姻,如果这封信被丈夫看到的话,她的粗鲁和内心发泄的愤怒可能会使丈夫看到丑陋的她,并使得事情往另外一个方向背道而驰。
男主是一个怀抱音乐理想追梦的小号手,大学期间放弃原本大好前途体面的医学专业转向爵士,前女友和他分手六年却一直没有走出分手的阴影,因为第二天的一个试镜而来到纽约,却整晚都没有勇气去见一面在同一个城市的她。
无意遇到了丢失手机的女主,决定帮助她。
这个动机本身会让人产生“多管闲事“的警惕心,他不仅主动联系出租车司机出示信用卡,还帮她尝试和偷包贼正面对峙企图拿回她的财产,还一路负责逗她开心,倾听她的心声,不得不使姿色还算不错又不时穿个低领露个事业线的女主怀疑她的动机。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用他的真诚打动了女主,敞开了心扉。
他们一起出现在他前女友面前,他急于逃跑,面部僵硬,神色尴尬,手脚不知往哪里放。
她鼓励他,他重新折回,去和前女友坦白心迹,希望得到一次机会,然后意外得知她已怀孕的事实。
过去永远留在了过去,旧人早已不是曾经青涩的她。
活在回忆里的他如当头喝棒清醒过来后又开始质疑自己追求的是否只是一场空。
他说他脑海里始终有一个念想,当有一天他站在台上演出的时候,前女友走进来,然后走到他面前对他说能否再给予重新开始的机会,现在他知道她已经要成为一个母亲,不再留恋了过去,等于直接给了脑海中的憧憬致命一击,这么多年的信念瞬间垮塌。
这是两个城市中无助的陌生人,女主说了两次她的感受,是一个法语单词“Dépaysement “,翻译成中文就是迷茫。
她在这个硕大的城市里,企图思考自己接下来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婚姻的时候,依然逃不过内心对丈夫的感情。
“所以当我坐在酒吧的时候,我发现我是爱他的,所有的回忆像潮水一样把我淹没,是我把所有的一切都抛弃了,所以我想拿着包就走,可是我发现我的包不见了。
”女主鼓励他要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活,是时候该为自己做点什么,而不是一直活在前女友的回忆里;男主告诫她要勇敢面对自己婚姻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企图抹掉自己情绪失控下做出的不理智的决定。
所以,任何的问题终究会解决,但是你需要深呼吸,然后去面对,去完成对自我的救赎。
没有人是轻松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没有人是不具有烦恼的,也许故事本身有些用力过猛地刻意,但这说到底还是两个寂寞灵魂偶然相会的故事,与爱情本身无关,在单独一个人力量微弱的情况下,有时也需要旁人给你的推力。
但是只能陪你一段旅程的彼此,终究选择珍重告别。
他们是彼此的惊喜,但如昙花一现般只能走一个晚上,以后的路请你始终把我放在心上。
我们互相温暖过,然后礼貌道别。
没有可惜,有的只是豁然和开阔。
这让我想到了《One day》里面最后女主弹着钢琴神色平静望向窗外的场面;也让我想到《Begin again》里凯拉奈特莉骑着单车从前男友演唱会离开后的微笑洒脱。
这个世界上本没有对与错的决定,关键是你要对自己负责,也许我们最终无法在一起,但请不要忘记我们曾照耀彼此的生活。
那个年老的灵媒师在电影中说过这样一句话,送给所有在爱情中迷茫的男女们:there is no perfect.there will always be struggle.you just have to pick who you want to struggle with.
这是CE演过的爱情片里最好看的一部。
可能是因为桃子自己导演的作品,所以找到了适合自己演绎的感觉,也明显的带着自己真实的性格但又不那么过分搞怪活跃(他其他的爱情片都有点活泼过头了哟,明显的喜剧爱情的夸张感,这一部里太舒服了)。
话说我一直喜欢的是桃子的水蜜桃造型,没想到本片中的猕猴桃造型好看到已经倒向猕猴桃党了(估计是因为超喜欢这个发型 )。
桃一出场的侧影,简单的长裤皮鞋衬衫领带 ,把完美的身材比例显露无疑(长腿桃无比迷人,长腿杀我去。。。
)之后穿上针织加外套,层叠搭配,低调的潮啊,想为本片的服装师点一万个赞(真真搭配的太好看了)。
女主也是简单舒服,没有过重的妆容,修身的墨绿色长款大衣搭配黑色翻毛长靴,隐隐露出纤细修长的小腿,脱掉外套后也是呼之欲出的好身材。
俩主演站在一起配一脸,连身高都搭配的刚刚好。
对于电影的感觉,看了看度娘都跟我同感,我也觉得有一些《爱在》系列的影子,所以本片看的真的很享受很舒服。
喜欢他俩的对话,有时候还你一句我一句的互呛。
桃子的很多台词完全是在恶意卖萌(真是忍不住让人想亲亲他),时光机的桥段则是大爱,女主说她不相信然后分享了自己的蠢萌糗事,桃子确实直接说他信了,这个二傻,然后买彩票什么的,笑死我了。
最后的时光机就更倾注于情感的表达了,看着那里心里觉得说不出的可惜。
在同样真实感的外表下,本片两个主角经历的事情更有戏剧性,背后的故事也更曲折,这点观赏性高了,但是格调却降了。
最后的走向竟然没猜到,看到女主鼓励桃再勇敢一次,以为会是两个人都找到了各自的归宿,最后分道扬镳;然后发现并不是,看到去灵媒那里,女主的信是截不下来了,觉得是命运让她结束那一切跟桃在一起的,酒店的暧昧情愫,相互的画像涂鸦。。。
然而并不是。
最后的最后...女主要回到丈夫身边面对那一切,留下桃子一个人,最后的turn over留了一点小悬念...相遇很美,在一起很美,但分别更美。
骨子里透着浪漫的桃也还是现实的选择了带有一点遗憾的结局,就这样带着这奇妙的一夜之行回味吧。
这样的结局美惨了。
遇见你的那天是我一生中最糟糕也最美好的一天。
【而桃子,喜欢上你是我一生中最幸福也最痛苦的事情吧】
看了CE导演的《午夜邂逅》,不禁对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很多人是先看完电影才发现这部电影原来是CE导的,又惊又喜;我倒没有享受这种感觉的好运气,因为我是先知道这部电影导演是CE才去看的。
就是想看看我们美国甜心导演的片子是不是像他本人一样甜了吧唧的。
事实证明我错了。
大错特错的那种。
看了电影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大甜心有那么多的细腻小心思、那么文艺浪漫的小情怀还有那么深重的对生活的思考,而不仅仅是一个好看的沙雕。
谈及桃子的性格问题,不得不提起包子这个人。
在英语里可以这样表述:you just can’t ignore him. 包子在桃子身边的存在感太强了,他们两个不说天作之合,也算心有灵犀。
包子表面看起来纯良无害软软糯糯,但内心住着一匹野马;桃子却恰恰相反。
两个人在一起时,我们看见的永远是桃子冲在talking前线搞怪耍宝,包子总是安静内敛的一方。
但当我们把视线贴近再贴近,就会发现,其实我们看见的桃和包私下里交换了人格。
桃子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包子活跃,他关心政治,三观端正,喜欢思考,有很多想法,很有爱心且爱狗如命,有时会严重焦虑和不安;而包子则属于心大且逗比的type,脑洞很大,喜欢尝试,比较欢脱,在桃子焦虑不安的时候扮演着安抚小天使的角色,可以说是桃子在某种程度上的依靠。
当把桃子和包子这两个人对比来看时,《午夜邂逅》这部电影的存在似乎就不足为奇了。
因为不难看出,桃子看似傻白甜的外表其实包裹着一个复杂深刻的灵魂,他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广阔的内心世界。
有人说这部电影匠气太重,像是《爱在黎明破晓前》的复刻,但编剧毕竟都是Ronald Bass,在不同的电影里留下同样的个人痕迹也属情理之中了(当然也有可能是我被桃的美色所迷惑)。
总之我不想因为这部电影的稚嫩和刻板而否定它的艺术价值和情感价值。
这部电影讲述了两个各怀心事的男女在午夜的车站相遇、相知、相爱又彼此分别的故事。
这对男女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只有五六个小时,两人活动的空间主要集中在曼哈顿街道。
在如此浓缩的时间和有限的空间内刻画两个人的形象并不是一件易事,于是导演机智地选择了“话痨片”的形式——主人公大部分时间都在念白,全片的情节基本都靠两人的对话来支撑。
该片因为这一点受到不少诟病,比如人物干瘪、故事苍白无力等,但它的type就是文艺片,文艺片需要留白,需要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
如果把桃拍的漫威系列电影比作精美的瓷器成品,那么《午夜邂逅》更像是一座初现雏形的土胚,它勾勒出了一个大概的轮廓,但具体的细节留给你自己去填补。
相较于填鸭式的灌输,这部电影更倾向于苏格拉底式的循循善诱。
影片中桃饰演的街头音乐家为了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也为了却自己一段漫长的恋情来到曼哈顿,而Alice饰演的女主是一个老公出轨,想要尝试挽回婚姻的无助女人。
两个人从最开始对彼此的戒备、怀疑到互相信任、袒露心事,到最终的相知相爱,只经历了从凌晨到天亮。
两人在洒满橘黄色灯光的曼哈顿街道上游荡,背后是浓黑的夜:他们一起去贼巢里拿回手包,他为她挨了一拳,鼻子留下鲜红的血;他们一起去酒会表演My funny valentine来挣路费;他们一起假装情侣来到他前女友的party,她看见他从欣喜到绝望;他们一起给过去的自己打电话,当着对方表露自己的内心深处,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他们一起来到酒店,在墙壁上装饰画的背面涂鸦,一起填写酒店的评价反馈书;尽管在第二天的黎明就要分别,这一别可能不会再见,他们还是在一起度过了一个开怀无忧的夜晚,没有sex,连吻也是蜻蜓点水,他们只是聊天,然后大笑,彼此心照不宣。
两个人明明只是陌生人,却在一夜之间成为世上最了解彼此的人。
这种单纯又文艺的浪漫会在不知不觉中令人眩晕和沉湎,它的吸引力比来势汹汹、轰轰烈烈的爱情更加持久、更加耐人寻味。
我看到有网友评论:“也许有一日,他们会在城市的角落遇见,那时候,他事业有成,她已为人母,两人淡淡地微笑然后擦肩而过,永远保留那份心底的爱。
”婚姻与爱情能够兼得吗?
这是一个被长久讨论的话题。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先后顺序就不一定了。
有的人是真的嫁给了爱情,但绝大多数人都是先结婚后恋爱,并且后者的爱情也并非是理想的纯粹的爱情,而是掺杂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爱情。
有时候我们会以为生活已经定型了,但总会出现一些人或事让你心旌摇摆,就像影片中的女主,已经步入婚姻殿堂的她直到最后都爱着自己的丈夫,但她也爱着男主,不过是两种不同的爱。
既然丈夫已经背叛了她,难道女主真的不能狠心留下来和男主在一起吗?
不是不可以,但是没必要,因为为爱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如果是十年,或者五年以前,女主很可能会选择留下,因为她还年轻,还有很远的未来,一切都尚未尘埃落定,有资本勇敢放手去追求爱情。
但是现在,不行,她已经和老公结婚很久,她在另外一座城市搭建了自己完整的小世界,她的生活圈人际圈全都建立于婚姻之上,这是她的全部生活。
想要人到中年抛下这一切,把自己交给一个只认识不到半天的陌生人,任它是多海誓山盟的爱恋也要犹豫三分。
我不否认男女主之间爱情的坚定性和纯洁性,我甚至认为两人之间在情感默契方面胜过女主和她的丈夫,但这样的爱情只长存于乌托邦,女主和丈夫之间的情感纠葛是一座永远也无法翻越的高山。
男主什么都胜过女主丈夫,只是没能和女主早点相遇。
这是无法忽略的无奈现实,有时候时间的力量胜过一切。
(以下为桃包党言论,非桃包党请谨慎阅读!
必要时可直接出门左拐。
)我常想,为什么桃单单挑中了这部电影,除了他满满的文艺情怀还有什么别的东西吗?
这部电影是否折射出了桃的爱情之路?
桃包的感情一直很好,可以说是亲密无间,二人的性格和关系前文已有所涉及,此处不再赘述。
就像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桃包之间的感情纯洁而坚定,但奈何现实阻碍重重。
二人之间的情感表达总是隐忍克制的,是在戴着镣铐跳舞,迎面相遇,明知他就在身边却不能上前热烈地拥抱对方。
我想或许桃包真的把彼此看作生命里那个给自己zing之感觉的人,二人感到彼此灵魂上有某种契合,彼此相知相惜,可是又都对彼此的境况心知肚明,只能远远看着对方,就像两只笼中囚鸟隔着铁栅栏的相爱。
或许桃其实想通过这部电影向包隐晦地传达他的心事,顺便为大众献上一场美丽而又忧伤的邂逅。
无论如何猜测揣摩这部电影,它都和桃本人一样多面、朦胧、捉摸不透。
桃包之间的感情也只有他们本人心中明了,作为外人的我们只能祝愿两人都好,顺便叹一句向来情深,奈何缘浅。
而这一切只是一个愉快又悲伤的夜晚。
本来是在晚上看完之后就准备写感受的,却一直到了第二天早上,不知道是近来积压的情绪产生的对于文字的挂念,还是只是仅仅对于电影的一种回声,抑或两者皆有吧。
清楚地记得当时刚看完电影时的感受,直觉告诉我这是一种邂逅,我当做和电影的邂逅,也同时当作是和文字的一种邂逅。
当午夜即将结束,男主角和女主角即将分别的时刻,又来到了时光穿梭机的电话机旁,尼克让未来的自己告诉现在的自己,你只需要和她待在一起,你会比她需要你更需要她,谢谢她,她让你知道你此生还有可能爱上另一个人。
《午夜邂逅》没有像《午夜巴黎》巴黎那样真的让他们坐上时光机,可是总觉得或许他们好像已经穿越回来了,仅仅一夜之间,在这个他们俩个都陌生的城市里,尼克不再对六年没见的女友心存幻想,而凯莉也要坦然面对自己出轨的丈夫。
尤其当看着他们两个人在酒店画着涂鸦度过的那一晚,从迷茫变得释然,仿佛屏幕前的自己也经历了一个最糟糕但也是最好的一个夜晚。
或许生活不会直接地告诉你邂逅什么,可是你却可以间接地选择邂逅什么。
相比《日出之前》给人带来的那种在异国街头相遇的浪漫、随性甚至充满激情的感觉,在那里你能预感到时不时地就会在大街上遇到点儿什么一样,再加上两个男女文艺青年不断从嘴里说出来的聊天内容,你都会忍不住幻想这样的情景,有一天在火车上抱着一本书会不会有人过来找你搭讪。
《午夜邂逅》不得不说也有《日出之前》的影子,虽然缺少了很浓厚的那种异国街头的氛围,因为纽约并不是希腊,可是他们一路上的絮叨,还有男女主角四目相对时就一见如故的眼神,总能够让人期待着这将是一个注定会发生点儿什么的夜晚。
很难想象如果尼克和凯莉再一路上絮叨下去会发生什么,或许我们都可以料想得到。
我甚至庆幸尼克没有说出他口中的破坏气氛的话语,他们在评价是否还会再来这个酒店这一栏是空着的,更像是《日出之前》的另一个结局,你也许不会再去期待他们是否会再次邂逅,电影最终选择了遗忘,真的能够遗忘吗,如同诗人聂鲁达说过的那句遗忘很长,爱却很短。
当尼克和凯莉再次回到他们各自的生活之中,他们的今日之后的每个漫长的午夜还会和昨日之前的无数个夜晚那样度过吗,因为这份邂逅,从此你的生命里也就又多了一双窥探的双眼,因此你的生活就又多了一份超出日常生活范畴的期待。
无聊时想想那个人过得怎么样,尽管把自己最美好的祝愿也曾都给了彼此。
那位偶遇的大半夜想找人聊天的灵媒对尼克说过,没有什么是完美的,感情总是有曲折的,你要做的就是选择那个你想要一起经历曲折的人。
我想偶遇也并不总是完美的,因为在短暂的相逢之后我们又要回到琐碎、单调的日常生活中去,而我们的机会就是在这之后可以选择如何去生活,如何解决那些悬而未决的事情。
记得凯莉对着尼克说我们的邂逅是冥冥注定的,我们注定要找到彼此。
或许这就是邂逅的意义,并不因短暂而升华,也不因长久而珍贵,记得在生命中有那么一刻,你曾把自己的整个生命交付给对方就够了。
看之前并不知道导演是Chris Evans,挺喜欢这个演员,但总是把他和美国队长联系起来,看完这部电影发现Chris Evans内在演技功底非常棒。
这部影片适合慢情调的品味,整个主线非常清晰,提供了合理的逻辑思路。
男女主角的对话非常有深意,用对话和事情的发展诠释爱情的含义。
影片的中男女主角在酒店并没有干柴烈火,将邂逅的爱情用一个吻诠释。
影片的最后女主角释怀的远去和男主角清淡的笑容为这场邂逅画上句号,然而在返程的女主角看到男主角留下的纸条时,导演可以没有露出内容,给观众留下问号和畅想。
也许这就是邂逅爱情的真谛,不是干柴烈火的激情,不是天长地久的承诺,而是在我们出发前(before we go)的相遇、了解、思考、选择,正就像影片中的那句话:there is no perfect. there will always be struggle. you just have to pick who you want to struggle with.
原来是美国队长自导自演的文艺片,断断续续地终于看完了。
这部电影应该也挺省成本的,男女主角从头到尾就一套衣服,场景也主要是都市夜景。
男女主演的演技都还不错,不过女主的大胸和她的抬头纹一样明显。
这种偶遇又互相敞开心扉的故事,大约应该都出现过女孩的幻想里,包括我自己。
只是假如我是女主,被以往安全教育深刻洗脑的我,感觉很难相信一个陌生人,所以在安全的同时,应该也失去了很多的可能。
所以这种故事大约只能发生在人独在异乡孤独无助、放松警惕之时吧。
电影夜景拍摄地还不错,情节也发展地较缓慢。
看到评论说有抄袭一部电影,我还是忽略这点吧。
不过,我难相信一见钟情,男女主角感觉像知己多过爱人。
好吧,我还是缺乏浪漫主义精神,谁让我是理科女呢?
作为女生无聊消遣的电影,还是可以的。
十年前,晚上回校的巴士站,遇到了一样等待公交车的她。
我静静地站在离她几米远的背后,注视着她的背影。
那是怎样一幅绝美的画面,深秋时节,在路灯掩映下的背影,伴着晚风飘逸的长发,那个瞬间,我想,一辈子可能都会像一株鲜活彼岸花种在我心的某一个角落里,一生相伴。
等了许久……那一晚的公交车都没有到,一直等到站牌上显示的最后一班公交运行过去也没有到,这一切就像宿命的安排一样。
于是,我主动上前,介绍了自己,问她是否和一样乘坐同一辆车……我指了指站牌上的时间,告诉她,班车可能没了。
于是,自然而然的,因为同一个回程的目标,我们偶然相识。
我告诉她,如果你相信我,我就去拦一辆计程车,然后AA制一起回家。
她说好。
于是我跑到街对面拦下一辆的士。
回程……一路无言。
到了她的学校(我的大学和她的在一条路上,只是我稍远一点),她问司机多少钱,要掏钱和我AA。
我说不用了,你只管下车回学校就好。
于是她对我说了声,谢谢,下车而去。
司机望着拿女孩背影对着副驾上我说,她不是你女朋友吗?
我说不是,在回校的路上,我跟那司机说了经过。
那司机说,我今晚看来碰到个雷锋了……今晚看了这部电影,突然想到这件事,只是为了告诉你,人与人之间,长长的一生里,总会在一个瞬间相遇,有的缘长,有的缘短,有的缘热烈奔放,有的缘却隐忍无言。
只有记忆会替你保留那些或短或长的断章,成为你一生的值得回味的,只属于你的故事。
谢谢你来过,也不遗憾你离开。
这部电影可以说走的是治愈系路线。
男女主都处于人生低潮。
男主尼克无法忘怀已经有了新生活的前女友,女主布鲁克发现丈夫与情人如胶似漆推心置腹不知前路如何。
他们见到的尽是彼此的狼狈和失意,却在一夜之间懂得了彼此,温暖了彼此,为对方点亮了心中对爱与未来的希望。
纽约的冬天很冷,真的非常非常冷。
但是两个人,原本是very stranger的两个人,慢慢卸下防备,用真心去知悉,去了解对方内心深处藏得深刻的秘密,给对方安慰和鼓励。
或许这算不上深爱,但是在这样一个夜晚,只要是爱过,就不是遗憾。
在这样一个文艺片、爱情片不脱衣服没有床戏就没办法拉票房的时代,这部电影罕见的只有两个吻。
一个在宾馆,一个在离别的车站。
都是浅浅的,带着试探,疏离,和珍惜。
结局很模糊。
他们也许会再见,也许不会。
他们也许会有以后,也许不会。
不是每一个故事都非要有一个完整的结局。
如果这是最好的再见,如果这是最好的回眸。
就让一切都停在这里,不要为离开而遗憾。
男主竟然是美队…导演竟然也是他。浪漫小清新,但是总感觉缺一点
美隊導演處女作,喜歡他鏡頭中的夜色闌珊,以及男女主角卸下防衛,坦白遭遇時的真誠眼神。從陌生到熟悉,只需一場深夜長談。當我觸碰到你的內心,我漸漸放下過去。現實中的我們卻恐懼於要去認識新的人,懶得再去交代一遍自己的人生。其實,一晚上的時間就足夠。
一直忍不住看時間,2016.03.07@林園
There is no perfect. There will always be struggle. U just have to pick who u want to struggle with. If you're commited to somebody you don't allow yourself to find perfection in somebody else.U cannot let the ppl u love to determine how u love.女主实在颜值欠奉好难入戏。
生活中的孤独插曲,华灯下的浪漫邂逅。CE把这类文艺作为自己的导演处女作,既保守又讨巧。尽管有着林克莱特的痕迹,也尽管是碗爱情鸡汤,不过依然是美的。片子本身虽然中规中矩,但比预想中要好,BGM和一些镜头都还挺对味,又十分犯规的把自己拍那么好看。加油,桃导!
原来cap有一颗粉红小清”心”
把唐人街说成最乱的社区我就不跟你计较了,你作为导演初哥不自己写剧本也罢,剧本居然署名4个(我不相信写过《新娘不是我》的人能写出这种垃圾)是闹哪样?找个颜次的女主角是要证明自己才是最美的吗?不想原谅你了这次,实在是太没才华了。
这种电影真的还是少看点好,以免想。太。多。
跟风之作
Chris Evans 第一次当导演,故事并不高明,也没有午夜系列那么真实,不断看时间轴,觉得讲了好久,可是又什么都没讲到……
美队自导自演处女作,模仿林克莱特什么的就算了不带这么黑我最爱的导演,虽然不无聊⋯⋯
俊男靓女,哪怕只是一起散散步聊聊天,也是让人可以看的下去的
在午夜邂逅一场陌生人的情感谈话。每个人物都温暖有爱,主题好摄影美,就是过太平庸,看完只想下次去酒店时在画框后面也来个创作!
这才是贴近真实的生活嘛。不是每一个邂逅都一定要打炮的。。。静静的聊人生,聊理想,然后默默的分开从变为两条平行线,只保留对彼此美好的回忆,我觉得就很好才是现实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嘛。
It’s not gonna happen in this world, maybe in some parallel universe, two beautiful stranger who spent the night together in a big city, what a romantic storyBtw: why can’t all men are look like Chris Evans
乍眼一看以为是《爱在黎明黑暗前》,又不是,请问前一分钟还深爱老公前女友,后一秒怎么能就搞在一起了…
足够温暖,就足以支撑很久。 足够坦诚,就可以足够了解像老友。有时人欲言又止,是需要一个人:知道你是谁,知道你的事,看过你哭过的样子,亦见过深夜的你。而不是这样的老友,所以欲言又止。人最舒服就是坦诚、信任、不防备、无目的的袒露自己;又献上最真诚、细腻、无企图的善
设定不错,相比林克莱特那套三部曲,就显得太抓马了。
3.5。①作為處女作,克里斯並沒有僅僅滿足於高完成度,在所謂的學習林克萊特的同時,在情節中也編排出許多獨特的細節,展現出了感情的不可控性與婚姻的矛盾,而我們只能去面對和承擔後果。②雖然也是個挺理想化的故事,但我喜歡最終問題還是沒有完全解決而放手一搏的走向和讓人滿懷期待的開放結局。
可能是自导自演的缘故,虽然模仿痕迹浓重却有明显的自我风格,期待CE下一部作品。故事从男主被打了一拳开始,叙事就有些凌乱了,但是精彩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同是被真爱所伤,两个落魄人在深夜纽约互诉心事。明显演员间的化学反应略差些许,但是两个角色的相处却越来越有爱。结尾那幕离别很暖心///重温,前面比较累赘,但结尾依然很赞。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