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只是表达一些个人看法,没有中心思想,所以请见谅~《冲浪企鹅》:用最热门的动物形象——企鹅,来恶搞纪录片,有点新奇;用极限运动来讲人生大道理,抒发生活感悟,有点刺激。
纪录片都可以恶搞?
没错,现在是恶搞文化泛滥的年代,但千万不能让恶搞当道。
我觉得亚文化就是亚文化,一旦成为主流,其颠覆能力不仅仅是让人瞠目结舌那么简单而已,或许,带来的可能是整个文化根基的动摇~~因此,偶尔消遣偶尔享受偶尔批判,带一丝调侃和玩味的情绪,我们会发现,说不定,恶搞的本质就在于此。
回到该片上来。
朋友说,这个片子有点像《冰河世纪》。
我只能说,在语言上,似乎有那么一点类似的味道。
但,那估计可能是美国式的幽默。
本片让我捧腹的地方在于,1,TANK抱着他所谓的那些女人所摆的pose,以及当时的背景音乐。
2,一个黄头发高耸的黑脸企鹅(有点隐喻黑人),和光头白脸企鹅(有点隐喻白人),在海边做比赛现场连线报道的场景。
3,主角cody面对镜头的自述,分段形式,嘲讽和娱乐的意味让你心满意足。
还有许多。
嗯,也许没看过该片,就不知道我在说些什么……所以,推荐看看,尤其是对于传媒有些兴趣或者看法的人。
P.S.适合成人看的动画片,为什么唯独我们中国不行呢?
这个“不行”打击面很广,如创作如发行如管理如体制…再P.S.不要误解了成人动画的意思。
我个人觉得这一部若是16岁以下的观众看起来可能会有点吃力。
没有鄙视青少年的意思…http://zlyng.cn/?p=111
充满想象力,奇思妙想而又如此合理,看美国动画从来没有失望过,通篇充满了乐观的积极精神,就像这次世界杯美国队在最后时刻进球小组出线一样,美国精神就是永不放弃的平民精神。
得不得第一不重要,重要的是挑战自己,从不放弃追求梦想,全民体育普及到这种程度,这才是世界第一的体育强国,赞!
看了李承鹏的一篇文章,基本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了要敢动,不要感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7ba410100jicz.html多诺万也哭了,不是郑大世的哭,不是埃弗拉的哭,也不是为美国总统而哭,这个刚刚离婚了家伙只是为又战胜了一次生活而哭,或者为那个离开了他的女人而哭,当然他提到了美国精神:永远前进、绝不放弃,直到最后。
但美国精神不是奥巴马或克林顿精神,是美国平民的精神,从奥克兰到布鲁克林区的平民精神,这支球队都是最普通的美国工薪阶层,从小就开始玩橄榄球,打篮球,学会在矛盾中与同伴协作,他们可能吹着口哨在大街上泡妞,可能对着电视竞选调侃总统候选人,他们有不同的信仰,投不同的选票,吵架斗殴,但当他们面对同一个工作,就会抛弃歧义共同坚持到底。
而且踢球就是踢球,而不是其它。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7ba410100jicz.html) - 要敢动,不要感动_李承鹏_新浪博客最后一秒的进球由霍华德手抛,由多诺万直塞,由阿尔蒂多雷横传,由邓普西打门,由多诺万补射成功……集体跑动的过程中,依稀是橄榄球、棒球、和篮球的精神合体,自信、协调、坚定。
我必须说,美国教育的成功带来美国体育的成功,美国体育的成功奠定了美国教育的基石,当我们还要求学生喊口号、练团体操、开大会戴大红花培养集体主义时,美国人却从游戏里得到最好的教育,从每一天早早的下课,保持个性,学会差异化协作,所以我说过“中国可以有郎朗,却不可以有伟大的交响乐团”,所以,你可以看阿尔蒂多雷、小布兰德利、埃杜、多诺万技术风格有多么的不同,他们离足球之巅还很远甚至偶尔还有些山寨,可他们11个就是一个整体,这才是足球,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
其实我不喜欢感动,我喜欢敢动,敢动就是面对困难你必须冷静、果敢、自信地去解决它,感动是矫情,敢动才是有种。
要敢动,不要感动。
可以蔑视美国足球,更可以恨美国,但一定要小心美国精神,把一片荒原开垦成沃野千里的多民族移民,自小在田径、游泳、大球类项目中培养出来的协调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受益无穷,如果他们突然想玩乒乓了,说不定也能拿次世界冠军,就像当年他们突然想玩排球了,那五年间男排女排称霸世界无敌手。
我希望美国队能走得更远,因为我想学习。
如果我夸他们敢动,请不要说我反动,这支球队浑身充满缺点,但有人性,不矫饰,美国人没搞举国体制,可仍是第一体育强国,并隐隐成为足球强国,美国人也讲爱国,也讲集体主义精神,也会向国旗宣誓,也会哭,也会战斗到最后一分钟,我们可以为朝鲜队感动,为什么不能为美国队感动,至少这群不着调的混小子,不是给我们上演一出受虐的阶级斗争课,而是一场绝地反击的战术课。
反正我看球不是为了受教育,而是为了视觉享受,我评球不是为了同情弱者,而是学习强者。
一直喜欢看卡通片,不仅因为卡通给人带来的轻松愉悦,更因为它会用一种简单直观的方式来讲述它想要表现的主题。
《冲浪企鹅》并不是最精彩最吸引我的卡通,然而,却是对我意义最重大的一部。
因为这群冲浪的小企鹅告诉我,该如何卸下包袱,轻松前行,勇敢的追求,享受过程。
惟有如此,才是强者。
小企鹅Cody崇拜冲浪冠军大Z,希望效仿这位辉煌早逝的前辈,在冲浪比赛中夺得冠军。
偶然的机会,他找到了隐匿在岛上假装死亡的大Z,向他学习冲浪的技艺。
大Z试图让他从做冲浪板中体会那种悠长的感觉,浮躁的Cody无法体会大Z的良苦用心,忿忿地离去。
在Lany的劝说下,Cody开始渐渐了解,终于重新回到大Z身边,并且明白了如何在浪中享受那种快乐。
大Z说:在浪尖上的快乐,远胜过赢得任何比赛。
同时,Cody也发现大Z假装死亡的原因:他害怕失败,害怕一朝失去冠军的地位。
所以,他宁愿把自己的生活,留在那最辉煌最灿烂的巅峰。
对偶像失望的Cody伤心离去。
在第二日的比赛中,顺利闯进决赛后,他为了救小鸡乔,放弃了夺得冠军的机会。
这样的选择,是他真正了解了冲浪的魅力。
也从而掌握了生活的真谛。
说完了小企鹅,该说说我自己了。
那么久以来,我都无法克服自己心里的焦躁、不安,恐惧。
一方面,深觉工作上力不从心,一方面又整日被经济重担所累。
不甘服输,却又觉得无能为力。
内心的矛盾痛苦长期纠缠,更觉得辛苦而无法言说。
我又何曾不想轻松一点,却一直找不到排解的渠道,找不到那个灵光乍现的契机。
(英国文学里的专有名词epiphany,这是导师教给我唯一没忘的东西)小企鹅的经历让我明白,生命是那么漫长的旅程,如同一场马拉松,如果始终担心自己的位置,担心落后于人,那会是多么疲惫,又能坚持多久?
所以,放心心头的大石吧,学会享受生活给予的一切,比如压力,比如竞争,甚至是旁人的闲言碎语甚至恶意中伤,都当成一场鲜花绽放的盛宴,学会放下,懂得欣赏,建立强大的内心力量。
就如同那首很久没听的老歌,Travelling Light。
Through the darkest alleys and loneliest valleys, I was dragging those heavy chains of doubt and fear, Then with the one word spoken the locks were broken, Now He‘s leading me to places where there are no tears..."
还行吧(人-ω-)。o.゚。*・♡Good Night♡・*。゚o。(-ω-人)C= C= C= C= C= C= C= C= C= ┌(;・ω・)┘ʕ•̫͡•ʔ=ʕ•̫͡•ʔ=ʕ•̫͡•ʔ=ʕ•̫͡•ʔ=ʕ•̫͡•ʔ=(人-ω-)。o.゚。*・♡Good Night♡・*。゚o。(-ω-人)C= C= C= C= C= C= C= C= C= ┌(;・ω・)┘ʕ•̫͡•ʔ=ʕ•̫͡•ʔ=ʕ•̫͡•ʔ=ʕ•̫͡•ʔ=ʕ•̫͡•ʔ=⊂(‘ω’⊂ )))Σ≡=─(。-_-。 )人( 。-_-。)ε=ε=(怒゚Д゚)ノ(〃 ̄д ̄)八(  ̄д ̄ )八( ̄д ̄〃)o(*≧▽≦)ツ┏━┓拍桌狂笑ヽ(´Д`)人(´Д`)人(´Д`)ノ〜♪(〃 ̄д ̄)八(  ̄д ̄ )八( ̄д ̄〃)
这辈子都不知道会不会冲浪 似乎我曾经看过一个冲浪的影片 如果我也生活在海边 我应该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吧 所以说环境还是会造就一个人啊 至少我会游泳 也许还会去冲浪 而且一定比现在还要黑……人的生活最重要的是自己心里想什么 而不是你有什么 当你拥有的东西都是你不在乎的东西时 拥有有什么价值呢?
改变想法比改变现实来得容易 看着别人为梦想奋斗 想想自己 多久没有全心全意的付出了?
还有 我经常想的是 我的梦想可笑吗??
冲浪王子有必要吗?
我是不是又想错了 我总爱胡思乱想 just do it!!!
我喜欢的不是主角,而是大配——Chicken Joe。
嘿嘿,因为这孩子平时晃晃荡荡,活的乱七八糟,傻乐呵。
没想到他的冲浪技术居然那么好。
或者他没什么技术可言,至少他自己不那么认为,他只是在享受在浪上起伏的感觉。
对Joe来说,他不属于任何一个比赛,他只是在生活,乐在自己的乐趣上,没什么大的追求,只在享受他的每一个乐趣。
这点,可是我的人生理念。
我不喜欢刻意给自己定一个目标,然后为了这个目标而学习;我只会先憧憬某种快乐的感觉,然后跟随自己激动的小情绪,疯疯的去了解怎样才能得到那种感觉,最终享受到。
相对于那些大义凛然、正气十足的主角,Joe这样歪歪扭扭的小混混,才是我的最爱。
当然,这部电影制作很好,浪的效果做的非常好,在炎炎夏日看这部电影,实在爽到歪。
再加上美式音乐,将整个氛围营造的相当到位。
自由、活力、率性、向上——我喜欢的风格。
时间:2007年6月2日10点地点:AMC影院事件:《冲浪季节/冲浪企鹅》Surf’s Up超前首映场难得星期六起个大早,为了的是赶《冲浪季节》的超前首映场,10点钟就得赶到戏院,一定不能迟到。
因为根据个人经验,这种场次一般没多少预告片,去晚了错过了开头,吃亏的还是自己。
企鹅这种憨态可掬的形象一次又一次地启发了电影人们的灵感。
远的不说了,就这两三年……《帝企鹅日记》March of the Penguins、《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快乐大脚》Happy Feet,从纪录片到卡通,都是叫好叫座的代表。
这类影片的主题早已经没有太多空间发挥,无非就是小人物(或者说小动物)+伟大梦想+出师不利+不懈努力+奋发图强+最后感想…就连人物设置,哦,动物设置恐怕都会让人觉得似曾相识,那只由“拿破仑”配音的鸡不就是《史莱克》中的那头驴或者说《马达加斯加》中的那头斑马咯。
问题是尽管珠玉在前,尽管是老调重弹,索尼动画的这一帮人还是给我们带来了犹如片中海浪般清新的感觉。
最让人觉得新颖的是--影片中仿纪录片的形式运用得特别出彩,对ESPN的恶搞,“刑房电影”般的破旧胶片,不时的精彩字幕注解都让人不禁莞尔,是的,本片的幽默都是比较温情的,不像《史莱克》那样直白那样彻底那样让人笑到满地爬,却更让人回味。
影片的画面也是美极,当然,除了那些用特效做出来的陈年旧片段。
看的时候,不停在想:要是这部电影有用IMAX拍出来的版本就爽呆了!
特别记得Cody跟Big Z一起在夕阳下联袂冲浪的那个镜头,印象之深刻,就像有人用一个特制的印章将其印在了我的脑海。
现在的人越来越没耐心了,往往都是一出现片尾字幕就开始离场。
所以,到最后留在戏院的几个人中,除了我,就只剩下Manon Dumais等几个本地名记。
当然,等待是有回报的,就像《加勒比海盗3》那样,片尾字幕结束后照例有一个“彩蛋”送给大家。
9分推荐!
PS :再过六天,本片就会在北美公映,希望本片能拿个开门红。
票房冠军是肯定不可能的了,《十三罗汉》Ocean’s 13在前面霸着呢。
原贴链接:http://tintin76.blogcn.com/diary,5040307.shtml
别以为企鹅永远都是一种造型,别以为企鹅们只吃生鱼,别以为企鹅只喜欢孵蛋只喜欢站着睡觉。
上帝,这些都是老土的过去了,如今的企鹅们是热带小岛盘古上的热辣冲浪者们,他们吃的是烤鱿鱼住的是棕榈树小木屋,烫着最个性的发型说着最地道的美式英语。
——有志女青年要说什么是现在动画片里最热门的大主角,企鹅是当之无愧的大红人。
这都要感谢3D动画片们的制作者们,把完全野生的企鹅逐渐“训练”成人。
从最早的记录片《帝企鹅日记》开始,企鹅热已经开始蔓延开来,单调的冰天雪地的南极一群笨拙的企鹅和它们简单的一生,通过拟人化的处理,走入观众内心(原来企鹅过的日子也不简单啊),企鹅赚了好感又赚了钱还赚了观众的眼泪。
精明的制作商们早就窥见了企鹅将会大红大紫的星途,在《帝企鹅日记》和《欢乐大脚》引领了一出企鹅热及今年各部动画片票房风光无限后,Sony扮演了一个合格的投资商的角色,他适时的推出了自己的品牌企鹅——冲浪企鹅。
当《欢乐大脚》抱回了一个奥斯卡小金人,当可爱的小企鹅逐渐成为各大内衣名牌争想竞争的Logo时,企鹅明星们绝对不再是曾经《马达加斯加》里的小配角了,也绝对不愿意再做没有特点的记录片中的被窥视者。
如果说《快乐的大脚》还是稍微有点中规中矩,还稍微不够太炫的话,观众还是不够过瘾的话,那么《冲浪企鹅》绝对可以满足热爱企鹅热爱3D动画片人们的口味,甚至喜欢冲浪运动的人也会喜欢,毕竟看一群企鹅冲浪总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
本片中的企鹅较之《快乐的大脚》里的企鹅来说又进化了一级,越来越强的拟人化处理,令本片中的企鹅们完全成了穿着企鹅衣服的美国人(这样说绝对没有说美国人像企鹅的意思,我的意思是,企鹅们演的实在太好了)。
别以为企鹅永远都是一种造型,别以为企鹅们只吃生鱼,别以为企鹅只喜欢孵蛋只喜欢站着睡觉。
上帝,这些都是老土的过去了,如今的企鹅们是热带小岛盘古上的热辣冲浪者们,他们吃的是烤鱿鱼住的是棕榈树小木屋,烫着最个性的发型说着最地道的美式英语(企鹅们已经完全美国化,这也难怪谁让老美最先拉拢了企鹅),他们甚至已经开始拥有了更多的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就连小企鹅们也越发的可爱,水灵灵的大眼镜毛茸茸胖乎乎的身子,还很时尚的在脑门上戴多小花,上帝啊,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可爱的小企鹅,任何MM看到这里绝对都会忍不住的想抱抱这些小家伙们。
《冲浪企鹅》给人的感觉就像一边吃着冰镇可乐一边吃着汉堡看一场热辣的沙滩秀,充斥本片的不单单只是企鹅,还有完全本土化的美国文化以及冲浪文化,从本片开始企鹅们又多了一项冲浪的绝技,看着这些可爱的企鹅们冲浪,听着电影中最美式的摇滚乐配乐,时不时的还会暴出很多的搞笑点,慵懒清凉的夏日享受随着影片中完美的3D浪花,一波又一波地送到观众面前。
其实本片更多的时间是在讲述正规的冲浪比赛,影片将近有40分钟的时间是在记录冲浪的过程和比赛现场热烈非凡的场面。
所以,本片有靠着企鹅明星吸引眼球,而实际上企鹅只是导演拍摄冲浪记录片的载体而已的嫌疑。
不过,这并不会影响本片的任何整体效果,还是那句话,就算本片的宗旨是为了宣传冲浪文化,那看一群企鹅和一只公鸡玩冲浪,也比看一群人冲浪来的好玩。
企鹅不单只是吸引人气的法宝,而真正的法宝还是来源于有创意的故事和拍摄手法,这样才能让企鹅明星们有更多的机会大飚演技。
当其他动画片还在以平铺直叙的方式说着俗套的故事,《冲浪企鹅》则开始以一种完全另类的方式来说着依然还是俗套的故事。
本片以新闻记录片的形式来讲述冲浪企鹅们的故事,可以说在动画片界中是完全的首例。
工作人员特地将影片做成像是用一台手提摄像机跟踪拍摄的效果,晃动不稳的镜头,和许多电视转播的画面穿插在一起(本片中许多笑点都是产生在画面穿插中)。
记录片的语言是随机性和口语生活化的,所以本片中的企鹅的拟人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看这些企鹅们说话的表情样子,如果他们不是企鹅那给人的感觉简直就是在看一部典型的美式青春校园电影,主角科迪更是给人美国小青年说话漫不经心的感觉。
虽然本片在拍摄手法上很特别,但是作为拍给小朋友和青少年这两个主要群体的美式动画片,还是脱离不了说教这个老主题。
科迪就是一个典型的“小人物”,故事说的是他如何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走上了成功的道路,期间必定会经历失败挫折被旁人瞧不起,必定会遇到命运中的伯乐和一个好朋友的帮助,这样的套路已经是目前所有美式动画片里的模版,任何动物任何手法往上一套就可以单独成为一部电影。
不过,虽然故事主题依然老套,但是本片确实给观众了全新的搞笑思维,也还算有很大的创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配乐,通常运动类特别是极限运动类别的电影和电视节目,都喜欢采用摇滚乐作为背景以此来烘托冲浪运动的青春时尚感,当然为了烘托本片的热带小岛风情,在配乐上也采用了很多来自巴西的桑巴舞曲,可以说本片给喜欢美式文化美式摇滚的观众带来了集视觉和听觉一体的享受。
(未经本人允许 严禁转载) 有志影评 ℡
很少看到这样精致的动画长片了。
看过这几番幽默之后,又有几分感动。
以前以为冲浪是那种刺激的纯粹为找乐子的极限运动,但看过这部片子后我认为我已经傻到不分是非。
冲浪甚至不是极限运动,而是整个人生。
当你在大浪里的时候,你已经融入自然,你不被奴役,但你也并不凌驾于海浪之上。
You can't fight these big waves.从情节上来说,影片并没有什么创新,所有励志喜剧该有的全都有了。
但片中有一段情节尤其让我感动,就是Big-Z为Cody示范怎样做一块自己的冲浪板。
Big-Z完全陶醉其中了,他热爱冲浪到了痴狂的地步,冲浪就是他的生活。
每当看到有人陶醉在某件事情之中时,我都会被感染,似乎我也进入了他的世界。
影片中设置了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比如影片中那只瘦弱但却尽职尽责的小鸟。
在Pen Gu Island所有的比赛几乎都是这只小鸟一手操办,片中第十届Big-Z纪念比赛赛场的一切设施都是由这只小鸟布置的。
从中我似乎看到了影片作者们对那些剥削劳动者的老板的控诉。
值得关注得还有一个锲而不舍的“冲浪小不点”。
Cody刚来到岛上的时候,这个小不点就在水中呼喊救命了。
虽然年纪小,但是他对冲浪的执着程度可不必Big-Z小。
在预赛的时候,小家伙抱着一个板跟着大人们一起向前冲,当时我就认定,他是Cody的接班人。
不过他可比Cody幸运得多,在他身边有那么多好人,而Cody却是个从没见过父亲面的可怜的人。
不过Cody却不缺少父爱,Big-Z在Cody心中不仅是英雄,多多少少还担当了父亲的角色。
那与Cody相比,小鸡Joe就更加可怜了。
Joe的父亲在Joe还是蛋的时候就被肢解了,做成了快餐;对于人类,这是冷幽默。
中国人常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所以Joe看起来老成持重,虽然有时候让人感觉憨傻,甚至白痴,但他对生活自有一套理解。
影片中,在Cody与Big-Z相处的那段时间里,Joe在“危机四伏”的丛林中不懈地寻找着Cody,我相信这是一种对朋友的忠诚。
说了这么多配角,也该说说影片的主角了——Cody+Big-Z。
这二人像极了父子,对Cody来说,Big-Z亦师亦友。
Cody从Big-Z那里学到了冲浪的真谛,而Big-Z因为这个懵懂青年找回了真正的自己。
他们二人(或者说二企鹅)代表了影片的两大中心思想,勇敢面对失败的锲而不舍和真诚对待生活的浪漫柔情。
也许我表达的不够准确,那就让我引用片中的两句台词吧,“never give up, find a way”“Long, slow, smooth”。
bingo又是企鹅了,这部电影确实让喜欢企鹅的人们过了瘾。
大块头企鹅,小不点企鹅,男企鹅,女企鹅,聪明企鹅,笨蛋企鹅,哈哈,原来企鹅的世界也可以这么热闹。
其实,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因为我已经厌倦了恐怖和惊悚的世界。
不过,这部片子真的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不是因为那些企鹅,而是因为那只鸡。
麻吉是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可在我所看到的台湾配音里,这只鸡拥有了一个很傻蛋的名字,还有一个很傻蛋的声音。
真的很怀疑这个声音是不是潘玮柏配的,听到这只鸡的声音,我脑子里出现的竟然一直是潘帅的样子。
(上帝作证,我不是在丑化潘帅啊)至少,这只鸡应了中国一句古话,傻人有傻福!
至少证明这个理论在鸡的世界里也是奏效的。
好了,就说这么多了,希望大家都去看看。
至少,在我所收藏的4部电影中,这是其中的一部。
木太多印象了,企鹅貌似挺腹黑
故事有点老套
死而复生老企鹅。。。
怀揣梦想的人,得到贵人相处,从而走向成功,情节很老套,音乐还不错~~
独特视角。完美视觉和配乐。
企鹅的 都一般般
The ocean just got cooler.
09/10/06
典型美国鸡血电影……
很适合练习听力
interview style greenday's songs
有应该有的搞笑元素,很轻松
想不通为啥能在当年的奥斯卡打败皮克斯
i'm gonna watch it over and over and over and over again...
there're a lot of american elements in it
还是比较喜欢帝企鹅日记
新颖的手法,仿纪录片或真人秀。关于梦想的追寻。
为了看冲浪来的,但冲浪场景也没有很好看,情节链接觉得也有点尬
鸡塑造的很好
美国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