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屏在发光》,今年美国新上映的,青少年性少数群体成长电影。
虽然标签是恐怖,但其实跟传统意义上的“恐怖”无关。
但非要说内容的话,也确实算得上另一种“恐怖”。
总得来说这部电影跟我预期的完全不一样,我当时看预告片,还以为是,嗯……偏克苏鲁的那种电影?
实际上完全不是。
电影内容围绕着青少年时期的男女主对于自己内心和精神世界的探索,并最终做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而展开。
属于是,如果我知道内容绝对不会选择去看的电影。
但现在看下来,虽然不属于我的兴趣范围,但是拍得也确实不错。
电影的镜头感以及画面都拍得很漂亮,故事用一部在青少年频道播放的连续剧作为核心,实际上是在借用主角们想象的连续剧内容作为两位主角内心的变化以及对他们所处环境的影射。
从电影最初的彩虹色帐篷我其实大概就意识到,这部电影和我想象的不一样了,但看都看了(bushi。
电影节奏很缓慢,表达得也相对文艺,很多内容借用了比喻的方式来传达,但能让人看懂。
两位主角生活在一个小镇里,女主是同性恋,男主是性别认知障碍,并且双方的家庭都知道他们的“异常”。
女主性格更加强硬也更加勇敢,她知道自己的不同,她认为是小镇的局限让她慢性死亡,所以她决定去更广阔的城市,寻找能让自己生存的一席之地。
而男主则是更加内向、更加妥协,在女主的引导下他感觉到更多的是茫然、是恐惧。
他知道自己不同,但不想去面对。
两位因为同样“性少数群体”的身份而结识,也因为这个身份而分别。
电影塑造的氛围无疑是压抑而内敛的,就像是剧情里那样,把人埋在地底,一点点的感受那种空气逐渐消失的压抑感,就像男主的哮喘一样,想要大口呼吸却始终徒劳。
女主离开小镇后发现,外面的世界也不过如此,他们对于大众来说,始终是“不正常的”,只有他们彼此才能了解彼此,所以她选择回来找男主,想要带他一起离开正常人的世界。
但男主退缩了,他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特别”,他选择随同大流,一点点的压缩自己内心的空间,把自己伪装成普通人,工作、结婚,说服自己是爱自己的家庭的(实际上男主的家人在电影里一幕也没出现过,由此可见男主是在自我说服)。
但最终,男主在洗手间剖开自己的身体审视,自己向往的还是那个只存在于少数的世界。
但审视过后,他还是要回到所谓“正常人”的生活中。
他只能一遍又一遍地,为自己表现出的异常道歉。
整部电影确实很压抑,我不是LGBT群体,所以我很难说我能感同身受这种压抑和难受,我也不能说LGBT就一定会喜欢这种电影(毕竟导演的表现手法真的很、通俗),所以我不做太多点评,只能说我一般不会主动选择这类电影(指的是叙事节奏而不是内容)来看。
豆瓣评分6.6,我给7.2吧(,因为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我觉得此片想传达的东西就是要通过这种很忽明忽暗的非具像化形式才能呈现出来啊,青春里的抑郁/边缘群体的回荡/摇晃庸碌的日子和那些被遗忘拒绝的本心的对比,拍得碎了点到正是切题的一种。
在庸碌的生活里重新找回小时候爱看的东西却发现重看变得无聊这点我实在感触很深,感觉错过从现实出逃沉入了生活的水底的主角日后回看发现变得俗套不堪和记忆里的恐怖完全无法构成连接的pink opaque后的频闪和模糊效果实在很让人心悸。。。
一种近似目光的涣散的表现带来的恍惚超脱的超现实感就这么在频闪的黑暗中得到体现感觉这片里的酷儿跨儿性少数隐喻都不怎么明显也能被一些人冠以政治正确然后嗯喷也挺奇妙的,Oven被女主劝说走向buried life时,频繁出现的几个Oven背后印着发光的pink opaque标志物隐喻“真我”穿上裙子的镜头去掉反而才缺少特点,缺少一种表现Oven内心深处被rethink的表达吧。
总之五星的私人情绪拉满了,没怎么看过类似电影,但至少这部可能可以为我打开a24的新世界大门
我咬下一块混凝土他们把它叫做家灰色,结实,不容置疑我每天在里面醒来像醒在一个没有窗的预言里家人说话的声音像旧电视里卡住的对白一遍遍重复:“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
”可他们永远听不到我身体的锈响——那是我多年以来咽下去的“为你好”我咽下他们的希望他们的焦虑他们对我未来职业的妄想像吞下一张张未签字的合约贴着我的喉管往下刮我咽下这“被爱”的绳索咽下不能哭的日子咽下生活的废气咽下家庭伦理和孝道这双老虎钳我咽下孤独与不被理解的性取向像咽下一个从来不被允许存在的我直到我再咽不下了所有我曾小心翼翼忍下的现在都反刍上来像一场内爆的火山将我一点点从“儿子”的外壳中剥离出来我站在这个小镇边缘看见自己被压扁在长方形的日历里像一个被轻轻贴上“失败”标签的盒饭我要离开带着我的不合时宜带着不愿被折叠的锋利带着沉默的、哑着的呐喊像一个终于学会拒绝的哑巴我会把这些碎片拼成我未来的地图铺进一首不再耻辱的诗
虽然我对电影片源的质量会有点要求,但我通常也会避开电影资源名称中带有Dolby Vision,HDR等字样的片源。
尽管HDR的内容会让画面观感带来质的飞跃,但混乱的HDR标准造成前几年各种软件和硬件的支持都很差。
经常下载个几十个G的内容,不是打不开就是颜色直接乱掉,因此我看到HDR的资源都是绕道走。
毕竟,当打开一个HDR片源又无法正确播放的时候,往往就意味着一个珍贵的周末夜晚被浪费。
这次,下载DoVi的资源也纯属无奈,常用来下载资源的网站这部只搬来了这个资源。
加上前段时间刚给NAS加了块硬盘,还空得很,就随手给挂上了。
既然下好了,就想着试试看,测试一下IINA现在对HDR内容支持得如何。
结果,A24的标出来的那一刻就给我的眼睛亮瞎了,赶紧调低屏幕亮度。
再仔细看了一眼,A24的标颜色也是对的,这回应该是可以了。
之所以说了这么多Dolby Vision,是因为,这部影片给我带来的良好观感,与它带来的高亮度高对比度的画面体验是分不开的。
整部影片在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够好甚至糟糕,但视觉设计和插曲选择却是它为数不多的优点。
在很多看不下去的时候,画面总能让我再多看会儿。
最开始看到这部片的预告片,让人觉得这部片不过又是一部趁着复古浪潮的青春伤痛加点血浆恐怖的大杂烩。
再加上A24过度营销也已经是恶行累累,因此打一开始就降低了期待。
不过,由于原声带的阵容太过豪华,还是想着看看是怎么回事。
好消息是,影片确实看起来像是MV的拼贴。
但坏消息是,这是一部电影。
因此,除了前面说的优点,这部电影很多地方都做得挺差劲的,例如,近乎缺失的镜头语言、过度的音乐插入导致情节发展的断裂、夸张的视觉效果、再加上一些cult恶趣味,总之,很多地方都给人一种学生电影的感觉。
虽然糟糕,但这部电影并不无聊,甚至有些地方粗糙得让我觉得可爱。
而且,这也并不是什么狗血青春片。
而是一个关于被家庭、环境、性向所压抑的人生的故事,那个名叫pink opaque发着迷人光芒的TV show只是一种幻想式的解脱。
男主畏缩一生,困于小镇,pink opaque最终也变得面目模糊,直到这种幻想被打破。
最让我触动的还是女主角(绝对不是因为长得像Maya Hawke),勇敢地出走(但我觉得一个差别在于,男主无法放弃一切可能还是因为有个爱他的母亲,但女主却已经无所依恋)。
但令人悲伤的是,走向外界,走入了那个幻想的pink opaque,最终结局却并不像TV show里的那样,主角所向披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而是被邪恶打败。
让我触动的一个细节是,女主角说外面的时间过得很快,打份工,一晃十年就过去了。
刚好前几天看到的一个帖子,一个人来到深圳打工,做一下保安送一下外卖再下个电子厂,也不知道做啥,浑浑噩噩就过了好几年,什么也没有。
女主在说这些的时候,突然就想到了这个帖子,莫名伤感。
虽然那不是我的人生,但境况又有什么差呢。
到后来,女主拉着男主离开,男主在最后一刻放弃,拍得有点滑稽。
总之,这片子很多地方都乱七八糟的,就和这段文字一样。
喜欢这部电影也是有点恶趣味在的。
但我还是不太能接受,这片子里那么多片段都直接拍成了MV,The Weather Station的那首Moonlight为什么就放成那么小声的radio背景声?
A24发行的青春恐怖题材电影《荧屏在发光(I Saw the TV Glow)》已出资源。
电影讲述中学生欧文和麦迪因一档名为《粉色欧贝》的节目结识,并约定每周六晚上准时收看节目。
这档节目的大概内容为两名女生结伴一起对抗恶魔“忧郁先生”派出的各种怪物。
然而,在节目不断更新播出过程中,欧文和麦迪的生活似乎也开始变得不对劲。
直到有一天,麦迪突然失踪,欧文的生活随即走向崩溃。
个人挺喜欢青少年恐怖电影的,可能是因为喜欢《怪奇物语》,比较期待电影落脚在友情、热血、冒险,以及青少年的自我认知上。
之前A24发行的《回应我(Talk to Me)》也还不错,但确实青少年玩游戏引来恶魔的故事很老套了。
比如今年上映的《致命塔罗》。
《荧屏在发光》的故事并不发生在一群青少年之间,而是发生在每一个孤独的、没有朋友的青少年身上。
对处在边缘,因无人在意而失语的青少年而言,电视荧屏或是陪伴他们的唯一对象,也是供他们宣泄情感的唯一途径。
其中我们可以明确知道,曼迪是一位喜欢女生的女生,而欧文或是一位自我认同为女生的男生。
在他们看来,电视里的世界或许才是理想的真实世界。
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邪恶便能穿透荧屏,侵袭他们的生活。
但看完电影你或许能察觉,邪恶本身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人完全失去对抗它的勇气,不敢踏出那一步。
更重要的是,每一个觉得自己很孤独,找不到同类的青少年们,请坚定地拥抱真实的你自己,像曼迪那样勇敢前往城市边缘。
在另一面,如果你像欧文那种胆怯了,在一切都晚了的时候,你只能不断说“我很抱歉”。
而这会让你,年轻时便正在死去。
《荧屏在发光》的导演是简·申布伦 (Jane Schoenbrun),之前拍摄《我们都要去世界博览会》,评分也不高,但其实电影挺有趣的,导演有他自己独特的美学。
男主为贾斯蒂斯·史密斯(Justice Smith),之前拍过《偷窥者》、《行骗高手》。
女主为布里盖特·伦迪·佩恩(Brigette Lundy-Paine),之前演过《非典型性少年》。
初看预告片,感觉是披着恐怖片外衣而探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电影,关注被边缘化的青少年成长与自我认同。
看完正片,比想象中有趣太多了,当然也悲伤很多,请看到结局。
有点像未完成的、可怕的、满是遗憾和错过的《去他妈的世界》。
电影的叙事、前后和里外呼应的摄影、契合主题的独立音乐,以及影片最终的立意,值得一篇细腻的影评。
最后我觉得,拥抱一下自己的朋友们,无论他们是什么样,都敞开心扉接纳他们吧!
看完了《荧屏在发光》。
相对于酷儿层面,我更偏向于人如果不进行任何尝试,或是在鼓起勇气尝试改变的过程中受到原生家庭以及现实强有力的遏制,压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与渴望,只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日复一日过着重复无意义的生活,安慰自己这才是普通人的生活,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那些脑海中曾经出现的“闪耀”都只是幻想而不是现实。
但是在某些难以忍受的时刻还是会想,如果自己当时选择了另一条路,会不会真的不一样,也许真的会得到“光芒”。
很多时候会觉得现实中的时间不真切,很多年都好像一下子就过去了,曾经的渴望与美好期盼都被现实燃烧殆尽。
现在的生活看似平常却像是在经历一场持续受煎熬的活埋,让人感到绝望和窒息。
在心底拼命大喊却没有任何人能听到,回到现实还是要继续做卑微的自己,一遍又一遍说着压根没人关注的抱歉。
非常queer hauntology的一部片,男主(有過跨性別認同而深櫃)那個有美麗強大的可能性的自我 在試探的經年累月裡淡去,終於被日復一日的壓抑和平庸殺死,沒有自己地活著,循著安全但乏味的規則,幾年或者幾十年都因為機械重複過得像一眨眼,在難以自拔被吸入電視屏幕(自身的慾望)去往那被這套規則打為虛幻的理想世界的時候被父權(片中直接由父親角色明示)強行拔回,吐出一大攤lunar juice,在內心裡尖叫發狂後又難以自處地逼自己對著制度化的順直世界道歉,而無人在意。
反之在utopian margins的他的拉拉朋友Maddy是活著的,電視屏幕內外死和生成為了鏡子一樣的相反映襯的結構⋯⋯ 酷兒時間線也好,alternative life也罷,總有些東西穿過日常的迷障依然像鬼魂似的縈繞,那些慾望、感受、心念、想像和希望,哪怕帶著驚奇、震動、痛苦、乃至恐懼,都是一個人生命力的所在,才是不被這壓抑的世界(權力)倫常體系活埋的力量。
不為歸順者的死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生,有自我的一顆心未被征服,而反面那樣懦弱乏味的生是抑鬱的勝利,本質上是更深遠的死亡,這是對調的隱線。
而畫面中電視的瑩光裡,那幽靈縈繞的真心,自己之所以為自己的原因,在自決時刻凸顯的主體性,而不是高度符號化的體制自動寫出來的重複代碼,那才是靈魂把握時間乃至生命的解法吧。
2星, 看到一半时突然想起小时候我爸经常训导我的话, 小孩子少看电视,对眼睛不好,更不要沉迷于荧屏里的虚幻世界。
多出去走走学会长大, 现在想起来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但影片里男主的故事那就是反面教材了。
曾几何时我也沉迷于三国、西游、水浒、武侠里的世界,甚至有时候上课都在幻想自己在哪个世界中不可自拔,后来又喜欢上了打球,钓鱼、做模型,逐渐脱离了幻想中的世界,现在回想起来有欣喜,也有惊异,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只是男主举着棉花糖一直在拒绝长大,一直想活在虚构的荧屏故事里酿成了悲剧,已经分不清现实与电视的区别。
所以觉得这部影片还是有点教育意义的。。
(01) 00-09-46 F I Saw the TV Glow (2024)它晚上10点半开演It c______s ___ at 10:30 pm right?= 00-23-22 F I Saw the TV Glow (2024)What time does it c______ ___?(02) 00-14-06 F I Saw the TV Glow (2024)瘦弱细长he’s such a s______ly little cutie.* adj.very long and thin and not strong(03) 00-15-16 F I Saw the TV Glow (2024)好烦,不是吧,真扫兴What a b______!
(04) 00-17-40 F I Saw the TV Glow (2024)胆儿贼小 / 如鼠Isabel’s a s______-c______.(05) 00-17-43 F I Saw the TV Glow (2024)她有点像主角,但也有点无聊。
She’s kinda the main character, but she’s also kinda a d______.*Boring, tiresome and annoying person without any sense of humor.(06) 00-17-50 F I Saw the TV Glow (2024)不接受他人的欺侮、不合理對待受某人的气She doesn’t t______ sh*t from anybody.(When you don't let other people bring you down.)(07) 00-18-24 F I Saw the TV Glow (2024)超级大坏蛋/ 大反派Mr. Melancholy is the b______ b______.(08) 00-19-13 F I Saw the TV Glow (2024)I’m p______ing ______.我要睡了
(09) 00-24-37 F I Saw the TV Glow (2024)在第一次留宿后,我再也没有勇气一次说超过三个字给 MW 听了。
After that first sleepover, I couldn’t w______ ___ the c______ to say more than three words to Maddy Wilson at a time.(10) 00-44-04 F I Saw the TV Glow (2024)打点 / 美言一番 / 说点好话 I can p______ ___ ___ g______ w______ with Erica for you.(11) 00-55-06 F I Saw the TV Glow (2024)乱套了Does time ever feel like it’s not moving normally?Like it’s all ______ ______ w______?(12) 00-55-25 F I Saw the TV Glow (2024)记混了 / 乱七八糟 / 混乱不清 / 混淆雪花玻璃球Like somehow the memories got j______ed around.Shook up in your head.Like a snow g______.*If you describe things or ideas as jumbled, you mean that they are mixed up and not in order.(13) 01-24-15 F I Saw the TV Glow (2024)我怎么没想到Why didn’t I ______ ___ that?
This is the most horrible question you may ask during your childhood: What if I was someone else? Once the awareness is aroused, you start to question everything in your life. You come to realize the falseness of the constructed world, the inconsistency of the inculcated ideas, the hipocrisy of all the patriarchal incarnations. Then you have to break away from the shell that "protects" you from the torturing truth. Someone may directly block your way and someone may take advantage of your vulnerability. Each step forward can easily be tempted to become a step back. I don't know how to rescue you but the only thing I know by heart is: Don't go back. You are brave enough to take any actions no matter how little difference is made, but please never go back. You may ask why it is you that have to go through the pains. I don't know either, but we can cry out together, cry out like a howling wind. Nobody will listen to us, but at least I'm there and I will.
前半部分看得不明所以,后面Maddy重新出现一下子把主题升华了。可能自我经历的原因,觉得非常有共鸣,曾几何时我是否也错过了自己的Maddy。不过如果把这片归于酷儿片就走得太窄了,明明是个更普世的话题。第一次认真听死亡金属的片段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7】酷儿电影。品味是绝赞的,但同时也浓郁到发腻,对A24开始审美疲劳。建议把恐怖标签改为奇幻…(成功收获好听的bgm)
还得是A24。粘稠亲肤毫无破绽的梦核。酷儿的残酷青春梦核又不只是酷儿的残酷青春梦核。
能拍这样的电影对导演来说是无上的幸福吧
捏着鼻子可以给两星,但是想到导演前作是《我们都要去世界博览会》就气的只给一星,简·申布伦的恐怖片拉入黑名单,视与听什么品味啊
冰淇淋怪物想留在冬天,月亮是邪恶的忧伤先生,午夜电视,交换录像,剧迷笔谈,大两岁的姐姐本不可能,断续的时间点为你女装,在心灵被掏空的孤独中找到彼此,在携手共进的承诺前选择逃离,用随机方便的在线重播亵渎回忆,用娃娃机不断松开的抓手把控人生,熄灭自你消失后一直燃烧的火焰,为自己的濒死窒息咆哮后道歉……电视/录像时代的乡愁浪漫,过分扎心
大失所望女主好像石头姐+安妮海瑟薇
没太看懂,对这个特殊群体还是缺乏了解,恐怖呈现也比较抽象。
Tspdt2025找到的,不知所云的恐怖片,2.0。
这种片子的受众对象就是那种爱好B级片的且对霓虹色彩有特殊癖好的,Justice Smith是一位擅长突破自我的演员,这次又来了个有精神分裂状态的角色。
拍这东西就告别电影了 电影是语言不是哭爹喊娘 拍这玩意不如坐地上写牌子说我需要爱 还便宜几百万 滚你吗的 凭什么不喜欢这个片就是缺乏共情能力?不都妈生的 需要共情就夹起尾巴给我讨好观众 像平时对着活人说话一样 注意节奏 注意用词 他吗的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讲话只有你妈才会觉得可怜 我不是你妈 所以我只觉得那十分钟的口述历史令人恶心 拿着摄影机干嘛的?还是你觉得那光打得太可人了?导演马甲不能盖住巨婴的奶臭 艺术不是机场的母婴友好间 脑残导演应该给所有为这个片跑前跑后的人磕一个
每看1min都像1h那样漫长,真看了1h的时侯那点内容还以为才看了10min的序曲😅全片时不时有种normie硬凹边缘人般的忍俊不禁,但观感无聊才是最不可饶恕的😡
3.5
A24越来越发疯 应该会规避他家片子一段时间
I DID NOT enjoy myself during this boredom at ALL
跳动的心仍然被关在工业冰箱里
2.5//虽然想起了《银湖之底》但形式稍有不同
?(不是,谁乱贴的恐怖片标签啊!?这种青春伤痛片没有自己的标签嘛!
一个巫术般的隐喻,就像电视机/moving picture诞生之初对灵韵(aura/glow)所冲击的那样,因此也可以说电影是一次成功的中介化解构。电视的引人入胜一方面关于逃离的日常解放(对比电影/流媒),熟悉的家庭环境成为需要反抗的对象,同时也在于这种即时抽身引发的情感转换与理智想象所带来的电流式麻痹——因此当电影从coming of age的时间陷阱猛地扎进coming of queer的现实逻辑中时,时间以诡辩者的姿态重复着对事件的讲述,难道不正是对某种原初/自我/transition的nostalgia吗?亦正如结尾Owen刨开胸膛所看到/憧憬的作为档案的queer body,难道不也是在明知灵韵(glow)消散不可追之下仍然以闭塞的声声道歉/呻吟试图回响对顺直人以及不断压抑自身queerness的控诉以及哀歌吗?
怪怪的,又有点小瑰丽小迷幻。当是尝尝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