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失控

Chronicle,夺命异能(港),编年史,超能力纪事,失控的超能少年,慢性邪恶

主演:戴恩·德哈恩,亚历克斯·罗素,迈克尔·B·乔丹,迈克尔·凯利,阿什丽·欣肖,波彼德森,安娜·伍德,克里斯朵-唐娜·罗伯茨,阿曼德·奥坎普,乔·瓦兹,马特·阿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超能失控》剧照

超能失控 剧照 NO.1超能失控 剧照 NO.2超能失控 剧照 NO.3超能失控 剧照 NO.4超能失控 剧照 NO.5超能失控 剧照 NO.6超能失控 剧照 NO.13超能失控 剧照 NO.14超能失控 剧照 NO.15超能失控 剧照 NO.16超能失控 剧照 NO.17超能失控 剧照 NO.18超能失控 剧照 NO.19超能失控 剧照 NO.20

《超能失控》剧情介绍

超能失控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少年安德鲁(戴恩·德哈恩 Dane DeHaan 饰)就像绝大多数宅男那样,内向、不善言辞,还有轻度的社交恐惧。来自父亲的打骂以及母亲的病重,更让他对周遭的一切充满戒心,成了躲在镜头后面的拍摄狂人,整日陶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为了替安德鲁的未来打开局面,表哥麦特 (亚历 克斯·罗素 Alex Russell 饰)邀请他出席校园派对。聚会过程中,在表哥好友史蒂夫(迈克尔·B·乔丹 Michael B. Jordan 饰)的建议下,三人进行了一次惊险的野外探洞之旅,并意外获得了自由操纵物体的超能力。这成了他们生活的分水岭——强烈的好奇心与表现欲催促三人不停对自身能力的上限发起挑战,而安德鲁无穷的创意使得他成为了伙伴当中的佼佼者,聚会的明星。可惜好景不长,日渐增强的能力并没有带来幸福,不加节制的安德鲁越玩越过火,终致走向了一条不可挽回的毁灭之路……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是卡尔月老神龟不存在的国度青少年东瀛大宝荐青年马克思误入深山的女人斯亚码勇士单身毒妈第四季行监坐守球员大都市的爱情法洛特DR1两个心脏你的模样大甩卖来了!张宝利亡国的阿基德第4章:憎恨记忆国境线前女友们的幽灵可靠港湾211号监狱蛮好侦探傲慢与善良青楼烟云捍战2食宿战友七封信异形庇护所第一季

《超能失控》长篇影评

 1 ) 类型片也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论

就像分析一个文本,你可以用作者论的分析视角、用女性主义的分析视角、用精神分析的分析视角、用意识形态批判的分析视角。

这些乱七八糟的主义,说白了就是一套工具,帮助我们来更好地理解文本。

现代哲学不讲本体论了,出了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之后,好像连认识论都不敢再随便说了。

哲学家提出个自己的哲学观点之前先给读者(其实是那些批评家)打个预防针:我这个是方法论的观点,所以你们就不要喷我了啊。

方法论因为不强调自己有普适性和绝对性,所以最能摆脱当代对于哲学理论形而上学的指责。

比较讽刺的是,现代主义的哲学家没一个逃过了这样的指责,虽然他们在自己最风光的时候总是指责别人和前辈没有摆脱形而上学的思维惯性,但当后起之秀们需要打破他们的哲学观念建立起自己的理论时,无一不是同样指责他们的哲学依然带有形而上学的痕迹。

比如胡塞尔、比如海德格尔、比如萨特、比如列维-斯特劳斯、比如德里达。

所以在当代,谈哲学最稳妥的方法是,先跟对方说清楚,咱们只谈方法论。

所以你就别跟我唧唧歪歪了。

我知道我的理论有缺陷,我知道我的理论只能说明局部,但我的理论就是一种方法论,一种新的思维工具,所以它的缺点正是它的优点。

它能够启发你以新的视角看待这件事情。

所以你看,布洛克曼在当代为结构主义进行辩护时的策略,就说结构主义是一种方法论,甚至不是认识论哦亲。

所以同样,作者论啊、女性主义啊、精神分析啊、意识形态批判啊,虽然作为一种理论都有它的缺陷和局限性,但作为一种进行电影文本批判的方法论,还是可以保留它们的地位。

=============以上是废话,可以看作我的吐槽,华丽的分割线=============很多人给我推荐说这部片子是反超级英雄的电影,但看完后很明显,这部电影的主体是关于青少年成长问题的,应该跟《魔女嘉丽》、《大象》、《让我们谈谈凯文》和《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是一类电影,而显然跟《蜘蛛侠》、《超人》、《蝙蝠侠》甚至《全民超人汉考克》不是一类电影。

所以《超能失控》当然也就谈不上反超级英雄,导演既没有在影片中把超级英雄电影的固定套路作为嘲讽对象,也没有在影片中把超级英雄所反映的意识形态作为批判对象。

其实除了用上超级英雄的一些概念和元素外,这部电影根本上和超级英雄没有任何联系。

《魔女嘉丽》也谈到了超能力,但不会有人会认为《魔女嘉丽》是一部超级英雄片吧?

但同样显而易见的是,《超能失控》也不能简单等同于《魔女嘉丽》,超级英雄片对于《超能失控》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呢?

这就是文章前面谈到的,超级英雄这个概念在这部电影中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而是方法论意义上的。

超级英雄片,作为一种类型片的概念,它具有本体论意义。

比如我说“《蜘蛛侠》是一部超级英雄片”,跟我说“苏格拉底是人”,超级英雄片和人这两个词都承担了“Being”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意义。

但放到《超能失控》这部电影上,超级英雄片则构成了方法论上的意义。

超级英雄类型片的一些前提设定和观众默认,帮助这部电影的影像美学得以进一步形成。

如果不借助超级英雄这个概念的工具价值,那么这部电影就是无法拍成的。

我说无法拍成是无法形成这部电影现在所呈现出来的样态。

关于青少年成长问题的电影太多了,要在主题上拍出新意实在太难。

拿这个故事跟《魔女嘉丽》对比,基本上会发现两个故事没啥区别。

所以能做出创新的只有讲述手法和影像美学上。

《让我们谈谈凯文》运用了两个时空的双线叙事的方式来讲述成长问题,《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则运用散乱和碎片化的剪辑方式来达到一种新闻片的效果。

《超能失控》跟风了近期比较流行的伪纪录片风格,这本身在叙事和影像风格上没什么新意,《女巫布莱尔》、《鬼影实录》、《死亡录像》、《心中的恶魔》、《苜蓿地》都玩过了。

本片的真实感和冲击力还不如《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来得强。

而且本片到了派对那个段落时,着实让我迷惑了起来,居然出现正反打了?

后来我才理解导演的规则,只要有摄影机在对面,电影画面就可以表现,不管那个摄影机是谁的。

这样倒是方便叙事了,但就完全消解了伪纪录风格的价值,因为事实上,导演将不同摄影机的片段剪辑到了一起(正反打的出现是最让人困扰的),而伪纪录片的真实感原本就来源于摄影机的存在导致电影里的时空没有被人为割裂开来。

这种缺陷被超级英雄的元素所拯救,使得这部缺点多多的电影产生了自己最大的特色。

那就是在电影后期,当男主角掌握了能使摄影机自由漂浮的能力后,伪纪录的风格与超级英雄片的华丽场面调度被结合到了一起。

这是这部影片观感上最让我爽快的地方,也是唯一让我感到新奇的地方。

在此之前,谁能想到超级英雄片的超能力设定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论,来拯救伪纪录片在叙事和场面调度上的困难?

超能力的设定,不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影响这部电影(也就是说,这部电影并未因为有超能力而被归纳为超级英雄片),反而在方法论的角度上影响了这部电影的影像风格和场面调度。

这给我带来的最大启示是,类型片作为一种方法论,可以为各种其它形式和其它类型的电影注入新的生命。

在以前的好莱坞电影中,类型的混搭就并非一种新鲜事物。

歌舞片和西部片的结合,喜剧片和西部片结合,都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而最早是欧洲的艺术片导演,开始有意识地把好莱坞的类型片作为自己手中的工具,来完成艺术片的拍摄。

比如戈达尔的《精疲力尽》与强盗片的关系、哈内克的《白丝带》与悬疑片(或侦探片)的关系、法斯宾德的《恐惧吞噬灵魂》与女性情节剧的关系。

但像这样,好莱坞类型片本身把其它类型片作为一种方法论来运用,似乎还是一种新鲜的尝试。

也许这又是好莱坞一次华丽蜕变的预演?

我们拭目以待。

 2 ) 超能力造就不了超级英雄

这电影还是我前两年看的,现在已经对剧情没什么印象了,只是依稀记得这片子视角比较独特。

用伪纪录片的方式从头到尾拍摄一部超级英雄电影,我印象中还没有人做过这种尝试。

这类片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真实,透过镜头给观众制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超能失控》就很好地达到了上述效果。

我看过的伪纪录片电影不多,只有《女巫布莱尔》和《鬼影实录》,这两片子给我的感觉都不怎么样,女巫布莱尔开创了伪纪录片的先河,虽然当时票房获得了意外的成功,但这个成功跟别有用心的营销是分不开的,就电影本身来说我觉得没什么看点,挺无聊的。

《超能失控》在追求真实感的同时还加上了科幻元素,更加有看头。

只是为了追求真实感牺牲了许多镜头特效,使得观赏性不强,画面表达力受到限制。

片子除了视角独特之外就再没什么其他亮点,而且明明一个小时就能讲完的故事它非要多讲半小时。

拥有了超能力是否真的能成为超级英雄?

这是我看超级英雄电影时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而看了这个片子后,我知道了答案。

影片围绕“超能力是否能造就超级英雄”这个论题为我们做了一个假设。

导演把一个普通人从获得超能力到利用超能力为非作歹的失控过程全面演示了一遍,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

看过许多超级英雄电影的朋友都知道,那些电影里的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些不幸的经历,身世均较悲惨。

他们并非性格完美天生能力突出。

有的人从小失去双亲(如蝙蝠侠、蜘蛛侠);有的人从小目睹父亲被杀(如夜魔侠、绿灯侠);有的人天生拥有超能力(如超人、X战警);也有人是通过遭遇意外获得超能力的(如闪电侠、绿巨人浩克)。

这些人在变成超级英雄前都经历过一些常人甚少经历的惨痛,甚至在变成超级英雄后心中依然存在痛苦和困惑。

虽偶尔有迷茫和失落,但却从未见他们堕落到利用超能力去做一些损人利已、十恶不赦的坏事。

因为他们都拥有一颗充满正能量、正义感十足并能够理性控制自己情绪的强大内心,正是因为这些珍贵的品质才使得他们不至于性格扭曲或心理变态,成为万人景仰爱戴的超级人物。

而反观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他就有些不同。

父亲酗酒,经常对其拳脚相加;母亲患癌症,长期卧病在床;个性懦弱,在学校经常受人欺负;这些因素加起来令他的内心产生了大量负面情绪。

他活得太自我,太敏感,把目光全部集中在自己小小的生活范围内走不出来。

于是变得自私、极端、思想偏激、情绪不稳定,这要是换作其他超级英雄还不一定会达到他那种程度。

这种人如果某一天得志了是会变得非常危险。

中学政治课上我们学过: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到作用。

男主生长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环境里,学校环境也不容乐观,但这些都只是外部环境而已。

海扁王跟本片男主角差不多,但他有男主那么堕落吗?

外部因素可以影响内部因素,但决定不了人的内心。

男主之所以有片中的下场,原因全归功于他那懦弱、扭曲的性格。

如果心理阳光一点,看事物的角度换一换,没准儿他也能变成一位名副其实的超级英雄。

通过这部片子的演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男主根本不具备超级英雄该具备的品质。

事实也证明:欲望太强、性格残缺、心理病态又为人不正的怂逼,就算拥有了超能力也成不了超级英雄

 3 ) 对进化的恐惧,超越人类之后的人类

其实人类是最怕超越人类的,无论是电影电视里面还是现实社会里面都是这样。

《X战警》里面普通的人类如是,《哈利波特》里面的麻瓜也是。

实际上人类是最期望超越自己,但是又害怕超越人类这个范畴的这种生物。

之前和朋友讨论过一个话题,人类超越自己之后成为了加强版的人类之后会是什么样子,或者通过改装之后转变为超能人类一如《攻壳机动队》里面的素子姐姐。

事实证明,无论是那种假象,哪怕是最近的《穿越》、《超体》也没有说个明白。

但是结合《银河列车999》这个较早的作品和《超能失控》里面的戴涵涵来看,恐怕人类最恶劣的根性就会衍生出来。

至少导演在这个方面上是和松本零士是一路人。

《超能失控》是带着悲天怜人的心情刻画人性的丑陋。

想要成为英雄和神?

先点好自己名叫“孤独”的天赋吧。

 4 ) 不要忽略一个孩子内心的愤怒

略有感慨 整个电影用一个手持拍摄者的角度表达着画面险些给晃吐!

这却是从安德鲁这样一个高中生孩子眼里看到的世界的最好表现 从这部电影里看到的,论一个teenager 心里健康的重要性 安德鲁长期遭受酗酒父亲的精神肉体双重家暴,病重的母亲让他需要的爱和温柔来源稀薄,他是父亲不良情绪的排泄口,而他自己只能选择将情绪隐忍。

学校里被男生霸凌,被女生嘲笑 这样的环境无疑他是辛苦的他也想热爱生活,选择用摄像机记录一切 被记录下的却是这个世界对他处处没有善意… 获得超能力后,他并没有善用这个能力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善用因为他一直是生活中隐忍者就当他有了过人的能力可以做任何事的时候他仍然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因为这些是他不曾学习过的部分,所以带着强大能力的他仍然没有办法改变任何令他痛苦生活现状反而让他愈发忿忿不平…明明自己已经是顶级掠食者了,为何生活仍旧如此痛苦,为什么自己还要受委屈?

他想不明白,他的内心全是愤怒… 当内心世界并不强大,思想能力远跟不上他的超能力的时候,他只能看到这超能力毁灭性的一面。

只有把它当成武器,产生伤害,才能对他早已扭曲的内心产生刺激,也才能让他理解里的世界观更加合理… 试想这超能力能做多少不一样的事情,有无数的可能而在安德鲁这样的孩子身上,贫乏的思想限制了他的想象力,即使一百万种可能他也无法把握。

他的思维,他的认知才决定他会如何运用这超能力…而走向失控似乎是必然… 所以,这失控的哪里是超能,超能好好的失控的是安德鲁无序的内心… 愿每个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

 5 ) 虎头蛇尾,主角失败

不知道是演员演得好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主角特别不讨喜。

父亲家暴,母亲病重,两者结合导致了主角性格如此极端,这本来就很怪异。

母亲病重但是并非植物人,影片前期还是能看得出来母亲对主角的影响还是很重要的。

母亲对主角的爱毋庸置疑,不论是影片里的前面母亲对主角的鼓励和安慰也好,还是后面母亲和主角的合影也罢,都证明了这一点。

但影片做了什么呢?

让主角把过错全给了父亲我是没想到的。

安德鲁的父亲确实是个人渣,家暴,不当儿子是人。

如果没有母亲的存在,安德鲁变成什么样的人我都不奇怪,但有个如此爱他的母亲在,你告诉我安德鲁会变成一个完全因为父亲影响的偏执狂不是很有问题?

那为什么不能是母亲过度的爱造成了主角的圣母心?

而必须是父亲的拳头下变成了一个偏执狂?

母亲的线贯穿全片,你却告诉我母亲是个屁,啥用没有,主角就是会因为他父亲而黑化?

搞笑吗?

更别提安德鲁的黑化早在他目前离世之前,而且父亲不论是行为还是言语上,都将他母亲的地位放在他之上,甚至在父亲的话里得知,母亲一直都是父亲在照顾?

这个设置又是啥意思?

暗示安德鲁天生就有心里问题,是个反社会人士?

母亲的感化完全没用?

我真是服了,多智障的编剧才能塑造这种主角啊?

从他妈没走前,他就说他一直都是一个人时,我怀疑主角也根本不爱他妈,那你把所有原因都归结于父亲岂不是有毛病?

爱你的看不见,揍你的就都记恨着了。

再想起会飞的那一晚三个人躺在床上,安德鲁那番今天是我最开心的日子的话时,我就犯恶心,我甚至怀疑这主角是多重人格,不然前后割裂之感,真的是比最深的海沟都要深。

校园暴力,周围的嘲笑,父亲的家暴都是真实的,但表哥的爱护,朋友的长时间陪伴,那一番掏心窝的话,就都是假的?

安德鲁你真的该死。

真的难看到一部这么恶心人的主角的电影了,好在他最后死了,真是解气。

所以如果是编剧故意的,然后又把他写死了,我只能说干得好。

 6 ) 是超能失控還是人性失控?

一個人的成長,和他的思想、性格、態度,不多不少都會因爲家庭背景有所不同。

也不多不少會因爲家庭影響導致後來的結果。

但是,最終也需要我們自己嘗試控制它。

對於一個在暴力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來説,特別需要更多的力量去控制,讓自己能夠不被影響。

電影中一個讓人深思的問題。

弱肉強食。

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捏死一只螞蟻、蟑螂、蚊子。

老虎獅子可以合理的傷害人類。

獵人捕殺獵物。

甚至我們吃的魚蝦雞鴨,都可以一刀了事。

是因爲有這個力量,強者生存,弱者注定被欺淩。

電影中的主角就因爲“想通”了這一點,自以爲的想通,讓自己一時迷失。

加上了一些誤會,始終沒有攤開,讓已經覺得自身不公平的人,更不忿,一旦有了力量,就不會錯過,就必須向其他人證明自己不是弱者,才造成了不堪設想的後果。

我會同情他,因爲最根本的原因,他都是爲了母親,在沒辦法之下必須利用他不勞而獲得來的力量,做了一些不該做的事情。

再者,原本可以平息的風波,卻因爲父親的誤解,讓一切變得無法挽回。

 7 ) 另一种结局,另一种可能 【腐】

Andrew在狂乱中怒吼,周围灰暗的楼层在他的呼喊中震碎,人群在惨叫中逃离。

Matt泪眼朦胧,心中巨大的疼痛撕裂着他的灵魂。

泪眼迷糊中,他看到了雕像手中的长矛:“住手Andrew,住手!

”Matt此时的嘶吼,对Andrew而言恍如另一个世界的一阵微风拂过,毫无知觉。

而Matt的心痛则一阵阵袭来,疼痛中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最后的结局。

惊鸿一瞥中,他望见了Andrew身后的雕像。

雕像中的骑手,手持长矛蓄势待发。

“不,不,不…….”Matt在心中默念,但雕像的长矛还是在他的意念中缓缓升起,并猛然一个急转向Andrew的背后刺去。

此时的Andrew依然在盛怒之中,自我狂乱,毫无察觉。

长矛如光束般飞向Andrew,却在即将要刺入Andrew肉身的一刹,垂直落向地面,铿锵作响。

Matt痛哭流涕:“我做不到,我真的做不到,对不起,对不起……”Matt缓缓地闭上了双眼,再缓缓地睁开,他多么希望眼前的一切只是一场虚惊的梦魇。

他心中的激动和失控,汇聚着了一股可怕的力量,打破了他自制的大门,他的情感毫无保留的倾斜而出。

“Andrew!

”他以此生他能发出的最巨大声响怒吼:“Andrew,我爱你!

”Andrew在震惊中猛然回答,仇恨的双眼中泪光盈盈,此刻却出现一股爱的力量,让这两股情感无所适从。

他望着远方倒坍的大楼和在废墟中堆叠的人类尸体,以及眼前这个被他弄得伤痕累累的best friend,最终无力地跪倒在地。

“我不是英雄,我成不了英雄,我做不到这个世界的主宰……”Andrew摊开自己的双手,看着满眼的伤痕和血迹,“我不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根本没有力量,我根本就不强大,我……”Andrew在崩溃中,一掌向自己的额心击去。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被飞来的Matt一下扑到在地。

“Andrew,”Andrew睁开双眼,看着这个伏在自己身前的男子,百感交加。

“Andrew”,Matt将Andrew深深地抱入怀中,“没有力量的是我,Andrew,不强大的也是我,没有勇气的更是我。

我一直没有办法对你说出我对你的感情。

Andrew,我一定要再说一遍,我爱你。

你比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切都对我重要,就算全世界都遗弃你,我也不会放手。

从现在开始,我们远离人群,远离所有伤害你的人,我们去你向往的地方生活,我会用我的一生庇护你。

我爱你,Andrew。

”Andrew的身体最终渐渐放松,他在爱人的怀抱中沉沉睡去。

Matt猛然一使力,天地间划出一道长线,人们看到了一束光从地面升起,消失在层层乌云之中。

【镜头转换】在青藏高原的雪地里,昏睡的Andrew从Matt的怀抱中醒来。

“Matt。

”Andrew轻盈地叫了一声。

Matt微笑着,扶起Andrew:“昨天睡得还好吧?

”Andrew微笑着点点头。

两人坐起身,回头遥望着西藏唯美窒息却唾手可得的景色,深情相拥。

接着,两人手拉着手,看着天边的旭色,轻盈地飞升,纵身一跃,化成了一道光影,消失在天际。

【完】

 8 ) 伪纪录对镜头来源"合法性"坚持下带来的趣味

我一向在意伪纪录风格电影中镜头来源的合法性,很多的这类影片实则在用伪纪录风格作为其视听设计差劲的遮羞布。

伪纪录风格多采用主镜头拍法的策略,但主镜头内的很多景别角度变化和运动都是无效的,致使主镜头内充斥着大量的无意义时刻,整部影片显得松散、信息量少。

超能失控难得的是不仅在全片中强调影片镜头的来源——即用摄影机记录生活的主角获得了超能力,很多影片中只是在开场建立来源,后续的发展中就抛掉了这种来源的逻辑,如<科洛弗档案>。

令人惊喜的是影片还能依托于这个镜头来源的概念,让主镜头内不但满足了准确的景别角度变化、机器运动,还提供了叙事中,主角作为摄影师的趣味,从片子开始的固定机位拍摄——默片时代的主镜头,到人物对于获得能力的逐渐掌控、对自己人生的掌控(假象),主角拍摄时采用的视听系统也进步了,主镜头内变化够准确、目的清晰。

当摄影机交到他的朋友们手中时,叙事视角的切换,影片的视听也根据拿相机的人的变化做了调整。

以上的内容我举个例子,医院病房父亲让他道歉的那场戏,监控视点中,可以看到一个客观的总角度下,人物在用能力让摄影机向前前移动,下一镜即是机器调度,即推镜带来的景别向紧变化,两镜满足了叙事悬念设置——主角是否昏迷,后一镜景别变化强调其父亲言语作用到角色的情绪变化,以及强化下一步人物的动作。

全片都基于"镜头来源"的逻辑,在做这样的趣味。

还有一场戏,是葬礼中他的朋友对真相的追问,始于主观的中景、平角,当话题深入,追问朋友死因的真相时,主角回避,不愿意拍到,他控制机器摇向空景,朋友调度入画继续追问,此刻人物调度使景别变紧,随后朋友试图关掉机器的运动,致使主角拉远相机,景别变松,平角变换俯角,镜头由主观变客观,但这个客观内又有主角的情绪,通过他对相机的控制来体现。

其实这个视点很微妙、很有趣,客观中带有主观,这全然来自于"镜头来源依据"。

在这场戏里,角色所控制下的主镜头内,景别角度变化和运动使每一个剧作任务都准确且赋予了镜头来源的趣味。

到城市破坏的部分,随着人物超能失控走向崩坏,影片的一切也都失控了,剧作崩坏,视听崩坏,倒也是一种统一。

视听似乎是对大型视效场面、空间变化混乱的藏拙,利用摇晃与镜头运动模糊,但依旧遵循"每一镜都有来源"——监控、警车、直升机、dv…飞在楼前的主角,楼内的围观者都在用手机拍摄,主角用能力将围观者们的手机吸引到自己周围,这些手机成为他与朋友对峙段落的镜头来源。

整部影片的主题、人物和故事情节常规,空间的选择也一般,但这部影片基于镜头来源准则的坚持,使得其视听在常规的满足基本的剧作任务的同时,多了一层趣味,而作为摄影师的主角所"拍摄"的这部电影,其对视听语言的掌控同人物的情感、故事的情节同步,虚假的胜利直至"超能失控"。

题外话,这个影片还告诉我们,学会怎么拍电影这件事只有多去拍。

 9 ) 愿我们都有被爱和去爱的责任和能力

这是一部放到现在来看,就自摄录、或者人人都有一台自摄录手机这个视角,尤其是科技技术正在高速发展,正在被有能力的人掌控这一视角,最终考验的都知道是掌控这项技术的人会如何去使用他的超能力。

但其实这部剧最终想要告诉人们的是,当你在掌控你拥有着的所谓的超能力的时候,其实还有一个东西在掌控着你。

就像在节目中的安德鲁,掌控他的,是由于长期被父亲家暴而藏在身体里的愤怒。

而他的朋友麦特,掌控他的,是他的善良,而这样的善良,是长期被爱着的人身上会有的东西。

这也是这部片子在我看来,尤为值得称赞的地方。

安德鲁的失控,不是源于他的本性就是如此,只是超能力将他的恶激发出来的,不是!

他的失控是源于他的不安全感和缺爱所带来的,直到愤怒最终再也无法自控,只能放任自己越走越远.....那一刻激发他愤怒失控的因子是仍然得不到的关爱,和只有无穷无尽的来自父亲的责骂和殴打,哪怕他此刻正躺在医院里。

哪怕他刚刚失去了世上最疼爱和认可他的母亲。

他的失控是对源于自身不公平的不报复。

麦特最终选择去寻找自身超能力的源头,也是源于他长在身体里一直被爱着的种子?

愿我们都有被爱和去爱的责任和能力,然后,一起期待 一下 2030 年的《超能失控 2》。

 10 ) 很人性

编年史从开头的种种迹象就表明这它是一个低成本的电影。

但低成本却不代表低质量。

像 The Blair witch project 和 paranormal activity 一样,它是以仿纪录片的角度来拍摄的。

但不同于前两部电影的是,这部电影加入了特效,让它脱引而出。

Andrew Detmer,, 一个不合群的男孩。

母亲长病不起,父亲是一个因工伤而丢了饭碗的消防员。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andrew把自己和周围所有的人拉开了距离。

为了记录下生活中的一切,他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一个小相机。

在一个party上,他和朋友们在一个洞穴中找到了一个不明物体,从此便得到了超能力。

他们3个人的生活也就从此改变。

和烂大街的大片不同的是,编年史运用了大片的特效来讲述一个几乎如真的故事。

镜头的角度,人物的对白,仿佛都在暗示着他的真实性。

在烂街的大片中,很少有人注意到街上遭殃的群众的感受。

这个片子,从群众的视角,讲述了最后的大战。

那种绝望的恐惧,故事的转折,不是一般片子可以相比的。

同时,这个影片对人物的刻画可圈可点。

虽然说不能角逐奥斯卡,但是却把andrew和matt的绝望体现的淋漓尽致。

With great power, does come great responsibility. 如果想知道一个反派角色是如何诞生的,那这个电影就一定要看。

《超能失控》短评

屌丝有了超能力,母猪也都能上树

10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较差

11分钟前
  • neo(pain)
  • 较差

什么特么玩意儿啊!

15分钟前
  • 开膛手JACK
  • 较差

秒杀那啥,那啥,还有那啥。

16分钟前
  • 一刀碎梦
  • 力荐

很难想像这居然是一部高分电影,看完了我才发现,这其实就是一部烂片,不需要剧本的烂片,我想电影要拍隐形超能的话,豆瓣得分更高

18分钟前
  • 苍耳
  • 很差

其实超出预期,不算常规superpower电影,伪纪实也还不错,我多么希望最后一个镜头又出现摄像机在空中悬浮晃动的效果啊!男主长得太像hit girl了,这个underdog黑化版正太应该很有故事的,可惜片子有点儿虎头蛇尾了,最后爆发得好牵强,总觉得差点什么。另,片名想说什么!?!?

22分钟前
  • 弥呀
  • 推荐

会再看好几遍的电影。

27分钟前
  • 暴躁阳
  • 推荐

小人物超能力。。

32分钟前
  • goldenday
  • 还行

第一人称用的很有代入感!就像发生在身边的事一样!虽然前段感觉有点无聊,但绝对越看越入迷!

37分钟前
  • dibowa
  • 推荐

本片跟《勁揪俠》(Kick Ass)一樣,嘗試重新定義英雄片;不過,跟後者將類型巔覆同時玩味濃不同,本片的人物設定雖然不俗,但劇情及拍攝卻沒有出彩之處,全片充斥沒有必要的手搖鏡,劇本異常單薄更是致命傷。

41分钟前
  • 過客
  • 还行

拥有超能力的感觉拍的很带感。

44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别扭的伪纪录片

46分钟前
  • 苏忽
  • 较差

线条不够丰满

51分钟前
  • 查禮譚
  • 较差

三星半。总算出了部不那么乏味、偷懒、玩赖的伪纪录片风格恐怖。

52分钟前
  • 微笑迦朵
  • 还行

拍这电影有么意思啊

55分钟前
  • 岸芷汀兰
  • 很差

不知所云

60分钟前
  • shaonanbilly
  • 很差

也许不是它不好 伪纪录片真不是我的菜

1小时前
  • 渌斯基
  • 较差

超人终于不再自动拯救地球了

1小时前
  • 群魔乱心录
  • 力荐

《旧金山纪事报》慷慨给出了满分的评价,认为本片“角色鲜明、特技出彩、效果逼真,让影片核心的道德冲突充满了分量。导演在感情和视觉上冷峻地将故事慢慢推进,在这类超级英雄题材影片里带来了最好的一次突破”;《娱乐周刊》将本片称为“自《布莱尔女巫》之后的此类影片中最富新意与刺激的作品”。

1小时前
  • 박하 Sun
  • 推荐

这货不是伪纪录片,这货是伪大片。

1小时前
  • 柏拉不图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