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这部电影只有105分钟的时候,就在疯狂地把氧气供给我的大脑,因为觉得这么一个制作这么两位大牌这么一个销魂的名字肯定是万分深沉而充满内涵故事。。
要在这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看懂这么深涵的故事,我倍感压力。。。
然后坐在电影院,时刻准备着被情节和演技震惊,但发现故事一直没有展开,老婆坐在旁边淡定的表示:欧美电影都是最后20分钟叙述清楚整个故事 哇,偶恍然大悟啊,又把胃里的氧气给挪了过来。。
然后略过这20分钟,电影完结了。。
我此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啊原来啊原来啊---这就是如此简单的故事,我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编剧根本没有想要绕我的意思,饭后完全可以观看,氧气尽管留在胃里。。。
至于为什么打分是“还行”,因为老祖宗讲三省吾身,我就不该一直这么悬疑自己,明知Frank就是Alexander,非要觉得会推陈出新,猖狂地期待着。。
就好像当初把暮光之城当做一部科幻恐怖片一样,最后才发现男主角连个牙都没露过
导演来北京开见面会。
他说:本来我确实是写了一部惊悚片,但是他妈的约翰尼·德普太逗了,每次他看到我和朱莉在现场严肃认真的样子,就先讲各种笑话逗我们开心,等我们笑够了,他才开始演。
于是后来,我不得不把这部电影改编成了一部喜剧!
(导演自己也表示无语)。
导演还说:麻痹!
我本来打算《窃听风暴》之后马上拍一部自己想拍的严肃、黑色、牛逼的电影,但是索尼的人非让我拍一个适应好莱坞的片子,我想了想,操!
好吧,那先拍部喜剧轻松一下吧,省的以后大家都觉得我只会拍政治电影!
导演又说:尽管这部电影在宣传的时候是按照一部动作片来宣传的,但是,我自己深知,这他妈的是部喜剧。
喜的连今天你妈妈刚死你看了都能乐出来的喜剧,都是他娘的德普给弄的!
导演非说:这片本来是找汤姆克鲁斯演的,结果丫闹脾气,谁知道为什么啊,反正不演,最后就让德普演的,德普这人真是不赖,演技也好,就是太JB闹腾。
导演最后说:我和索尼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他们都对我特好特义气,给我钱让我拍电影,至于电影赔不赔钱我可管不着,我是个艺术家,我只管做好我的艺术创作,至于电影挣了多少钱或者赔了多少钱,那些事都由他们来处理。
(记者对这个尖锐的答案表示满意,因为她本来是想问导演对德普和朱莉的表现是否感到满意,结果中文不好的外国翻译给丫翻译成了票房的事儿,真是意外收获。
)听完导演一席话,我觉得,其实这片也还行。
您想啊,一惊悚片拍着拍着楞给弄成喜剧,导演也不容易,好莱坞也不好混。
再说,俩人谈恋爱谈到这份儿上,我觉得也挺感人的,怪只怪我们当初想的太多,非觉得只要有这俩演员这个导演,就必须是多么牛逼多么难懂多么深刻的让人浑身发抖的片,我们凭什么这么想人家啊。
最逗的地方就是德普转身看到朱莉刚换完衣服脱口而出:FUCK!!以及最后朱莉特别苏菲玛索造型的靠船上跟德普说:“花了2000多万你丫就弄了这么张脸啊!
”PS.上苍保佑幸亏汤姆克鲁斯当初没答应演,要是他演更指不定怎么惊为天人的烂呢。
《The Toursist》这种电影,相信在未来还是会一直有。
这只是单纯依靠明星魅力的电影,内容完全空洞到不行。
只要有观众愿意崇拜,这类电影就会妖言惑众。
如果你从来不迷恋里头的明星,这电影就是旅游代言广告,怎么都好过蔡1O代言台湾,人家怎么说都是去威尼斯啊?
不要说这侮不侮辱人的智慧,你想,他们的逻辑从哪里来?
整部电影,都是靠明星来令人分心。
只要阿朱莉姐一出来,整个戏院就一直在出现“嘶....”的深呼吸,远远就听到..."oh my god... she's damn cool..." 或 "she's so sexy..."之后就分心了,走猫步走到这样,在街上,人家会以为你傻的。
还好,得普演的是个平凡人,但是,相信电影的观众有一半是冲着他来的。
打个比喻,无心自问,当朱莉走进那台列车,里头完全没有丑人。
有哪一个坐在里面的不长得比那看小说的的得普帅?
你看,擦肩而过的服务生都是在帅得超现实。
如果得普不是得普,我真的不想坐下来。
又不见我的世界这样?
我只见到这里的上流社会,是肥佬,全是化浓妆的阿嫂。
要说剧情,也太好笑了呗?
你说,今时今日,以那个黑帮老大,要抓两个人,是有多难?
也不要说我贱,由一开始,就抓了朱莉姐,不就好了吗?
反正得普也一定会出现的。
但是,戏不这么做的,又何来你看到他们跳舞、朱莉的名贵内衣、时装秀、还有得普装二?
还真的可以逢凶化吉哦?
你以为除了电影以外你就真能有个美女来救你哦?
算了,到头来我们也是看明星的,既然自己也是来朝圣,虽说只有个老得普,但毕竟还有个朱莉姐。
虽然朋友一直在旁边说很美很美之类的,但是我还是觉得,朱莉姐真的美吗?
人家是气场够势啊。
还有多幕鲜红猪唇,我心想“你的嘴也真够大啊”(我也嘴大,为什么就不可以这样?
)不要管了。
之后,朋友在戏院里问我,你说如果男主角换成“Jack Black"你还看吗?
我高分贝,”我睬你都傻!
谁要看啊?
“@20110118121707
什么是我爱你?
就是在你换了一个人,换了一个身份,我还是依然的毫不犹豫的爱上了你。
什么是我爱你?
就是无论我是谁,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危险,我都会义无反顾的来到你的身边。
导演是想跟我们阐述他眼中的爱情吗?
他是想说,什么是爱情?
爱情就是无论你的职业是什么,无论你的长相怎么样,无论你是罪犯还是平凡的小职员,只要他们相见,他们就会义无反顾的相爱。
无论世事的阻碍……他们都仍然如初见般相爱。
只是……遗憾的是故事讲的太苍白,我既没有感动,也没有顿悟。
我只是很伤心。
伤心我看见的只是个故事,我遇见的爱情。
它没有这般魔力。
原打算看《将爱》,到售票点发现有这部电影,朱莉和戴普,我们都喜欢,况且,到影院看一部国产电影,失落的风险大到我无法承受,大厅,人坐的满满的,谈什么的都有.狙击手击毙黑帮三人时,需要镜头切换,狙击手开枪了,镜头又切换到房间,这三秒钟左右的时间里,我听到左右前后的人都说:咦?
让子弹飞一会儿?
电影可算好看,帅哥美女美景尽收眼底,节奏也慢悠悠的,我看朱莉目不转睛--拼命去找她隐秘的纹身,她居然在结尾处睡着了几分钟,看来约翰尼德普(强尼.戴普)真的是老了。
这又是一部变脸电影,变脸是吴宇森爱玩的把戏,今年却流行起来,《剑雨》是变脸,这一部也是变脸,但最后一分钟的意外,给我带来强烈的冲击,直到出了影院我才意识到,其实这部电影是个爱情片,它讲述了最理想化的爱情:一个人可以在人生中两次爱上同一个人。
当年看完《我的野蛮女友》,我不禁悲从中来,它是喜剧,试图讲海枯石烂的爱情,但海没有枯,石没有烂,女主角却已经移情别恋。
最爱的人为自己而死,不过是喝几顿大酒,烂醉如泥几次,痛苦几次,折磨另一个男人几次就可以忘记的事。
我不知道究竟该相信男主角爱的伟大,还是该相信女主角痛的光荣。
导演妙笔,让这两个男人互为表兄弟,多少冲淡了人们对爱情理想的打击。
我们可以试想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爱情究竟是否是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的。
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恋人有机会面临这样的考验。
双方花前月下时,什么话都讲过,同年同月生死,为你不婚不嫁,不能独活云云。
但是常识告诉我们,还是杰克对露丝说的话是更伟大深沉的爱:你要活下去,你会结婚,有很多儿女。
这是另一种浪漫,爱ta,就是让ta快乐,无论自己看见或者看不见。
谁能真的做到呢?
那个在《书剑恩仇录》里默默无闻的种了一辈子花的大侠,不也在最后时刻讲出自己的爱了吗?
这是更大的虚伪,让人一辈子背负着愧疚。
话扯远了。
在这部电影里,朱莉演的特工卧底时入戏太深,爱上了自己的调查对象AP(亚历山大.皮尔斯),正当她在工作和爱情间两难选择时,AP诈取了黑帮一大笔钱,消失了。
她成了黑白两道密切关注的对象,陷入重重追杀,数学教师戴普以被利用的身份出现了,糊里糊涂吃了不少苦头,朱莉竟然也有点爱上了他--这个被她用来转移警方注意力的替身。
一直到最后时刻,数学老师问她,你刚才说爱我是真的吗?
她说是的,那么AP怎么办?
你还爱他吗?
我还爱他,Unfortunately。
这时,她是诚实的,虽然他在她濒死时刻都没出现,虽然他已经消失了两年,但她还是爱他的。
她也爱眼前这个小人物,这么勇敢,痴情。
那么问题怎么解决呢?
原来这个数学教师就是整容之后的AP,他瞒过了所有人,连黑帮大佬及相恋两年的枕边人都没认出他,两年里,他戒了烟,改变了处事风格,说话口音。
这样的结局真是讨巧,但细想想前面的确埋下了很多伏笔,直到最后一分钟,矛盾冲突到了无法解决的时刻,像颗炸弹一样,一切都爆发了。
这个故事还令我想起中国民间传统 王宝钏和薛平贵的故事,都是男人考验女人对自己的爱是否忠贞,是否诚实。
而前者是如此浪漫后者是如此猥琐。
而民间却将王宝钏视为贞节烈女,传为美谈。
爱一个人认为他是人才,愿意放弃自己家的荣华富贵嫁给他,他无音讯18年,自己要一直寒窑守候。
一个破落书生锦衣归来了,想到的不是妻子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为自己承受的这些苦,而是是否在这十八年中妻子有了外遇。
他自己这十八年可没闲着,娶了公主成了亲呢。
我想剧中的AP是幸福的,他的魅力可以让同一个女人爱上自己两次--而这多半也是合理的,就算改换了容颜,努力改变了行事说话的方式,但身上的某种特点是改不掉的,而这个女人爱的就是这改不掉的那部分性格,所以她会两次爱上同一个人。
这样的结局轻松、浪漫,充满了理想化的大团圆,几乎也是世上最浪漫最理想的爱情了。
《致命伴旅》:这部电影完全是为了Depp和朱莉才看的,本以为是一部很烂的片子,看完之后感觉质量偏向中等。
影片是间谍影片,过程不烧脑,也不怎么玩悬疑,倒是欢乐元素不少,最出乎意料的是影片的结局,Depp的角色到了最后一刻完全升华了影片的主题,原来爱可以这么伟大!
看到豆瓣上有好多人吐槽冯·多纳斯马为什么拍了这样一部电影,无剧情无动作无特效,全靠两个约翰尼德普和安吉丽娜朱莉撑场,多纳斯马似乎想玩深度,却走了好莱坞爆米花式路线。
看完全片,因为提前知道了结尾,我没有对最终皮尔斯的做法而惊奇,只是无端的感动。
我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吐槽,比较说好的大片呢!
说好的悬疑惊悚呢!
无疑,比起多纳斯马的成名作《窃听风暴》,剧情略显平淡,但本片并不走好莱坞式的爆破路线,而是略显小清新,导演处理镜头的手法很细腻,从细节到全景都有很独特的地方,尤其是把威尼斯的梦幻唯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能看出导演想要讲一个美丽又浪漫的爱情故事,配上威尼斯小镇的美景,这电影我还是给四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德普的《唐璜》,老片子了。
记得老头说的一句话,他得了一种病,叫浪漫。
当时看完,我有一种惬意的触觉,就像阳光午后,乘船远洋,在甲板上浅饮咖啡。
而如今看《致命伴旅》,情节不紧不慢,音乐里交杂着不轻不重的柔软或激情,画面就像温柔的风,牵引着两个人们心中的佳人,飘过一场又一场明媚的风景。
大家都自以为是的觉得这种剧情很是俗烂,不够深度,没有哲理,没有教育意义。
你们说的都对,但在某些时候,请抛弃所谓的理性,用一种简单和感性的思维去欣赏风景。
就像爱情,就是最为平淡和俗套,但是最有温度的。
朱莉和德普,虽然都已渐渐老去,但在这部片子里,我看到了两人童话般的眼神。
这不是演技,是一种自然。
他们都在享受,为何我们如此苛刻。
12号晚上观影出来竟然迎面而来如沙的雪花,在灯光照耀的地方看见它们细细轻轻的飘浮,这是意外的惊喜。
而另一个惊喜是电影超乎我的预期,我完全是准备着彻底花痴一场而去的。
电影比我想象的有趣,仍然有悬疑片的承转结构,但浪漫的剧情和美丽的画面已经冲淡了紧张感。
就像一个外表惊悚的杯子盛的是清凉的蜜汁。
这绝对是一部剧透者必遭诅咒的电影,因为翻拍自《逃之夭夭》,所以对知晓剧情者来说肯定会失去部分吸引力。
还好我对剧情一无所知,所以从头到尾心里都有一份不确定,一路猜测,一路推测,被牵引至谜底之时却不禁道:我早料到是这样。
我觉得这是一个属于江湖的故事。
嗯,这仅仅事关一个江湖情节。
武侠片里很多女人都会为游侠四方的男人倾心。
一个那样的他翩然到来,虽然不是武功盖世却也有不凡资质又神秘俊朗,好的他轻易的就能收获一打芳心,但是他偏偏在人群中挑中了你,于是你受宠若惊的闪烁着小爱火和他一起游历江湖,最好有那么一两场腥风血雨能成全你们至死不渝。
我承认我的整个少女时代都在期待这件事的发生…感谢金庸感谢古龙感谢梁羽生。
那么男人会不会也期待着遇到这样一个女人,所有男人都爱慕她,她却挑中了你,随之你莫名其妙的卷入她的故事虽然是逃命或者亡命天涯你也心甘情愿?
导演不吝力气营造画面的美感和浪漫。
他选择美丽的城市作为舞台背景,选择男人心中的女神和女人心中的男神让他们相遇,他们之间是否互相吸引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能吸引像我这样的观众,就喜欢看茱莉踩着小高跟穿着晚礼服跳跳舞杀杀人,就喜欢看德普明明大智大勇却装出一副惊惊弱弱笨手笨脚的样子,呵呵呵呵,对啊花痴的责任不过如此。
关于电影里的爱情是否有说服力,我只能说,它们永远都只能打动愿意被打动的心吧。
画面一分,Jolie三分,因为剧情稍显刻意,没有给满分。
看完电影,其实对威尼斯也并没有增加太多好感,但是要承认的是,无论画面定格在哪一秒,只要是有人的,都是一张时装大片。
归功于Jolie完全不过分。
Jolie的面妆越来越浓烈,这是衰老的迹象,但是那种“全世界都是我的”的高傲姿态,还是成功的转移了人们的视线,在片子里,她就是她自己,每一次出场都是走奥斯卡红毯一般,浑身上下就一个字——贵!
但也正是我加分的原因,做Gay的哪有不虚荣的。
所以一个一向从视觉感受出发的人,就是应该喜欢这种片。
踩着情人节的点儿上映的片子有两部:《将爱》与《致命伴侣》。
如果做一个调查,让只看过影片预告片的人选出最适合情人节看的片子,可能大部分人会选择《将爱》。
一白导演的开放式情节设置,实属影片一大亮点,毕竟与爱情有关的记忆,有着太多的可能性。
然而 ,直到看完《致命伴侣》,我才理解为何一部被归类为剧情 / 悬疑 / 惊悚的影片,选择了与《将爱》正面交锋的档期。
执行卧底任务的特工elise,爱上了金融滑头(罪犯)alexander。
为避警方通缉、为避黑帮追讨,alexander远赴巴西整容,自此两年多无音讯。
直到一天,他给elise寄去了一封快递。
两个深爱过的人,对彼此的欣赏绝不仅仅来自容貌。
特别是女人对男人。
alexander玩了个小把戏,让elise在火车上挑一个与他相似的男人。
elise挑了frank(alexander整容后用的身份)。
也许,是因为frank正巧坐在了单人空位的对面,但我更愿意相信,是frank流露的类alexander的气质,让elise做出了选择。
那气质,也许就是一个眼神。
可能,alexander在整容前,就已经猜到elise的特工身份,但他并没有揭穿她。
或许是他认为,那样只会让他们间的感情走到终点。
整容后,alexander设计了一场剧,一场只有相互深爱的人才会融入的剧。
不否认在密友间也存在着默契,但那种无需点拨的默契,只有在深爱过的人身上才会显灵。
时隔两年,不爱受人指示行事的elise,对来自alexander的信,言听既从;寥寥几句话,elise就识破那个在舞会上搭讪的花花公子;晚餐时,alexander(佯装是frank)巧妙地提醒elise双面头像对她的意义;被黑帮头子(竟然叫肖恩)以死相逼的elise,情急之下猜alexander藏有钱财的保险箱在双面头像后。
当整容成frank的alexander问elise是否爱他时,她并未迟疑,说她爱他;而当他问她是否爱alexander时,elise说她仍爱alexander。
还好,alexander就是frank,frank就是alexander。
此刻,我不再怀疑,elise爱的只是alexander,否则她无法在火车上选择frank。
披着剧情 / 悬疑 / 惊悚的外衣,片子剧情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两个人间的爱,以及由爱而生的默契。
那种爱,不是某个人换了容颜,不是某个人的身份变换,就会随之改变的。
《致命伴侣》,情人节前一天上映,恰逢其时~
最性感的男女组合,德普因为演戏太过投入,曾被老婆要求终止拍摄工作。不过这片里似乎感受不到俩人的干柴烈火。
女神就是女神!不过最后我猜到结局了~
10分钟就猜到结局的我只能当偶像剧家风景片来看了。。
賣明星的電影,但連明星都不好看,還零火花.....不敢相信這是竊聽風暴的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拍的(名字真長 = =)......這樣的組合交出這樣的成績,給他們一星並不冤枉!
剧情太容易猜 但是帅哥美女看着舒服
蹩脚翻拍,鉴定完毕。
安吉丽娜·茱莉老到让我不忍目睹……没有牛奶姐姐说的节奏那么紧凑捏~~
看了一个小时 就知道后半个小时要说什么了不过 景色还是蛮美的。
你大妈不再是你大妈。你大叔也不再是你大叔。
Johnny Depp~!~!!!!!!!!!!!
愛情就是不管你變成甚麼模樣,不管你的聲音如何不同,兜兜轉轉,我還是愛你。
冲着戴普和朱丽的新奇组合而去的,可显然他俩火花擦得不够大,或者说,朱丽拼了命地诱惑戴普,戴普除了傻兮兮地英雄救美了几次,眼神里没有半分动情。我还是很难相信结局,反转得太急太刻意。不过还是值得一看,就算看看欧洲童话般的风景,也不错!
看过《逃之夭夭》,对剧情已经没有新鲜感,纯粹是为二位主演的颜
这两人都挺喜欢的,但为啥这片子就感觉那么的王不见王般的各种不搭和出戏呢
用我妈的话说:养眼。其实并没有大家传的那么不尽人意,我还是觉得不错。
我觉得很好看啊 为什么分这么低?光看两个美丽的人就值回分数了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敢不敢能不能再狗血一点
帅哥美女加一星……剧情真是……ORZ
这个类型的电影拍复杂了就会很难看。导演有追求固然好,但是顾虑重重,寸步难行的中国大导们,应该多看看这位大导是怎么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