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子让我想起了《越狱》S3。
梅尔·吉布森这些年好作品很少,这部么,尽管成不了经典,但至少也算中规中矩了。
比较让人喜欢的是男猪的吐槽,配合上脏乱差一个都不拉下的场景,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和谐感。
而剧中唯一的一场枪战,慢动作镜头拍得很带劲~~~
刚看完梅尔吉普森的<抓住外国佬 get the gringo>,相当流畅的片子,相当强烈的墨西哥风格,经典的那幕枪战有desperado的意思。
梅爷年老色衰不演民族英雄了,也一准儿是智力武力风度无不牛逼的老型男。
另外影片音乐很赞,墨西哥sasa够畅快。
最后有点意思的是,片尾冤死的居家男人怎么乍一看有quentin的感觉?
哈哈
荒诞中带着一份严肃感,看似对生活的“戏谑”,却也不失让你反思的内容。
整体节奏、配乐很赞。
虽说剧情比较老套,但是演员演技棒,给人非常强的代入感,作为一部消遣片,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另:写个影评怎么还需要字数限制,就是这么多感想,再写就成废话了,看到有部分评价里为了凑字数直接复制百度百科了。。
这座监狱就像是一个部落村镇,犯人们可以像居民一样在其中生活经营,从事各种活动,却要遵守内部不成文的被统治规则。
这名新来的白佬罪犯很快成为其中的另类,饱受各种歧视和摧残。
以犯罪为乐趣的白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并且以自己的方式驯服了一名顽皮小童,很快了解到“监狱”中所有的内幕情况和人员组成,也逐渐对悲催的小童升起怜悯之心。
从而,白佬乔装打扮精心策划一番,展开一场里应外合的完美破坏计划。
影片由《启示》的原班人马在墨西哥的伊格阿连德监狱拍摄完成,看来还真有这么一座惊世骇俗的监狱,犯人摆摊,拉帐篷嘿咻,大家排队吸白白,各种杂物管理费用一样都不能少,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按章守法,亦然一副为国贡献的五好文明先进单位形象。
总之,结局是完美的,过程是惊险的,效果是刺激的。
经过各种家暴、醉驾、烂片洗礼过后的梅尔大叔,终于在此片中小小涅槃重生了一下。
尽管这次没当导演,也没有大场面迎接,被扇耳光不止,还灰头土脸的四处逃窜和少得可怜的低成本预算,但还是没能阻止住梅尔大叔的愤怒一泄和以一敌百的威猛气势,把失去多年的老牌动作片感觉又重新找回让大家尽情享受,方显老混混的性情本色。
让那些大手笔超CG特效的投入制作汗颜不止的同时,哥也深刻领悟到,老口味应该永远都是不过时的保留节目。
一部梅尔·吉布森的电影,一道墨西哥味道的水果沙拉;一部梅尔·吉布森的电影,不是《勇敢的心》,也不是《致命武器》,没有那么热血的勇敢,也不是那么的致命,只是那武器之下,心还在。
一部梅尔·吉布森的电影,载着曾经奥斯卡的光环,它没有踏过院线的门槛。
这是一部娱乐性尚可的电影,有荒野公路上的飞车戏,有墨西可监狱里的枪战,有典型异域的罪犯风情,有些小阴谋小勾当小爆炸,有些小机巧小情感小紧张。
它走在及格线上,既不太糟糕,也不太突出,就像梅尔·吉布森的那张沟壑纵横的老脸藏在人群泱泱的墨西哥监狱里不被人熟识不被人关注,既不遭人嫉恨也不遭人眼红,普普通通、平平常常。
除了吉布森之外,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卡司,一众瞄不准人眼球的陌生人烟。
它看起来从一开始也没有多大的野心,所以对剧情的处理,对冲突的挖掘,对情怀的深入,对感情的打造,对大男人与小男孩的碰撞,都不怎么用心刻画,它只是告诉你,这里是墨西哥最混乱的监狱,有一个美国人被押了进来,有那么一个想要为父报仇的小男孩,有一位姿色还犹存的少妇,有一个穿睡袍的大佬,以及一帮不怎么成气的手下,当然,还有一些打酱油的黑道大佬、商界大佬以及美国墨西哥的官方小喽啰。
说起来,光看这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角色,这部电影也不该差到哪里去,只是卡司不够,三流演员们又不怎么把它当回事,一如电影中的吉布森在街上拉一妇女帮他拔通公用电话后,还得为了几块钱的事与她苦苦纠缠一般。
角色一一出场,保证了电影能够在一个矛盾发展不下去的时候通过其他矛盾的介入往前推进,当然,在短短的90分钟内让那么多的角色露脸,大多数的作用不过是让吉布森继续走下去,坚持走下去,他们成为了他的背景板。
其实,电影的小机灵在一些地方还是不错的。
比如,偷印度人的钱、烟与手表,放火偷医生的钱,公用电话设计商界与黑道的大佬,最后又设计偷他女人的原搭档,这些都不错,单独拿出来也算是令人满意。
如果不细细追究,也不会太在意。
放火偷医生的钱,那么明显的一条火线,别人怎么会发现不了呢?
他的身手之矫健速度之迅速怎么就让一个小男孩全都看见了呢?
他又是如何知道医生的钱放在那个橱顶的罐子里的?
用公用电话设计两个大佬,人家就那么容易上当么?
说不太过去的还有许多。
以监狱大佬那样的实力,为何非得在最后关头在监狱里做移植手术呢?
等等。
当然,这些设计有其刻意之处,它们需要保证电影的观赏性以及戏剧性。
拿大佬移植来说,在最关键的时刻来这么一出,恰好把所有的冲突都集中在了一点,外面警察进攻不断,移植将要完成,吉布森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美国到墨西哥再进监狱找到手术地点制服所有坏蛋完成拯救任务,这一系列的戏份要求,保证了电影的观赏性,只是逻辑性便无法满足较真的观众。
当然,动作上由于设计的粗糙也不太令已经火眼金睛吃挑了嘴的观众那么满意了。
对这样一部没有上过院线,通过有线电视收费,并直接发行DVD的电影来说,些许的情怀,些许的动作场面,些许的抖机灵,些许的精彩,些许的让人眼前一亮,些许的令人皮下温度升高,些许的感叹,也就足够了。
只是,我们不能够再看到那个《勇敢的心》里的横剑立马的吉布森,不能再听到他声嘶立竭的“Freedom!
”,不能再看到他枪林弹雨中肌肉纵横。
他的时代在我们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人总是要老的。
其实对于那个“拐走他老婆的家伙和梦里一样被杀了”那个情节,我觉得不需要太纠结,我想电影的意思是两种情况都可以,因为从前文的铺垫来说两种情况都是合理的。
我觉得电影之所以要这样处理主要是要照顾美国的主流价值观,正如主角为什么要在最后说这么一段独白一样。
这电影说的是罪犯间的争斗(当然包括男女主角),当中出现的杀戮也必须有一定的理由支持。
这个理由不会是法律理由,只能用因果报应、基本的道德底线等理由来支持。
而这个理由又不能与正常的法律有太大的冲突。
故事中出卖主角拐走他老婆的家伙虽然戳背脊卖友求荣(还勾二嫂),但是在法律上他是合法的,是司法机关打击犯罪的合理手段。
所以如果故事说他最后被主角设计害死的话就是打击报复证人,(美国)观众可能会反感。
Mel Gibson也是那種越老越帥越有智慧噠那種類型。
太佩服這種髙智商題材叻。
影片中噠每一個條線索都沒有浪費。
Mel大叔更是再一次耍帥。
單槍匹馬當叻囘英雄中噠英雄。
最讓人覺得有意思噠地方是這個監獄是眞實存在噠。
大千世界它還眞是無奇不有。
像Mel Gibson這樣噠人物應該生來就是被成千上萬噠女花癡們膜拜噠男人吧。
一名抢劫巨款在逃的罪犯在美国和墨西哥国土交界处被墨西哥警方捷足先登当场捉获,被带回到落后的墨西哥城镇,并把罪犯放逐到一座惊世骇俗的监狱当中。
这座监狱就像是一个部落村镇,犯人们可以像居民一样在其中生活经营,从事各种活动,却要遵守内部不成文的被统治规则。
这名新来的白佬罪犯很快成为其中的另类,饱受各种歧视和摧残。
以犯罪为乐趣的白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并且以自己的方式驯服了一名顽皮小童,很快了解到“监狱”中所有的内幕情况和人员组成,也逐渐对悲催的小童升起怜悯之心。
从而,白佬乔装打扮精心策划一番,展开一场里应外合的完美破坏计划。
影片由《启示》的原班人马在墨西哥的伊格阿连德监狱拍摄完成,看来还真有这么一座惊世骇俗的监狱,犯人摆摊,拉帐篷嘿咻,大家排队吸白白,各种杂物管理费用一样都不能少,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按章守法,亦然一副为国贡献的五好文明先进单位形象。
总之,结局是完美的,过程是惊险的,效果是刺激的。
经过各种家暴、醉驾、烂片洗礼过后的梅尔大叔,终于在此片中小小涅槃重生了一下。
尽管这次没当导演,也没有大场面迎接,被扇耳光不止,还灰头土脸的四处逃窜和少得可怜的低成本预算,但还是没能阻止住梅尔大叔的愤怒一泄和以一敌百的威猛气势,把失去多年的老牌动作片感觉又重新找回让大家尽情享受,方显老混混的性情本色。
让那些大手笔超CG特效的投入制作汗颜不止的同时,哥也深刻领悟到,老口味应该永远都是不过时的保留节目。
看过了之后,没有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梅尔吉普森在电影中的独白让这部电影更多了一层自传的意思,以广大观众为对象介绍自己的经历,没有层层紧扣的剧情,而更多的是跟着梅尔吉普森的人格魅力所走。
《杀死那个爱尔兰人》名字相似,爱尔兰人有更多的《教父》的影子,《外国佬》黑帮片挖的深度不够,倒是墨西哥监狱的惊人写照让人大开眼界啊!
一个精明果敢,有幽默感有魅力的痞子,周旋在几股势力间,不仅脱出牢笼,得报大仇,还夺回巨款,做一回雷锋,最后带着女人孩子去海边度假,脏乱差的墨西哥是洁癖者的地狱,也是脑袋活络的自由主义者的天堂,坏人都狠劲有余,智商稍缺,被主角一骗一个准,一枪一个洞,大快人心。我见过最帅气的枪战爆点
吉布森的平均水平...
碉堡了。。
前面很棒,后面有点科幻了。
影片的内容比取的中文片名好的多。情节不太合理,也没什么主题,但是越狱过程还算精彩,可以看。
老梅尔吉布森一定很缺钱花吧。。。
监狱生存法则
英雄迟暮。。。
枪战的那一幕拍的太喜感太过瘾了,原来枪战片能拍成这样。
导演是个混蛋
既不好看,又无亮点……
啥玩意
壮哉我大墨西哥监狱风情!
阅
老梅的电影必须5分,只要他还在拍电影那就是我们的福气~
喜欢
没看懂
监狱叹为观止,枪战优美开刀血腥,报仇手榴弹爽快,最后咖啡杀对人更帅。
从这数字机拖影以及CG的效果来看,这部片子成本应该不高,钱都花在了刀刃上。剪辑很好,没有冷场。色调控制和光效都不华丽,但很实用。
喜剧版危险人物 监狱内枪战一段很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