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儿,过去了,就再也寻不到真相了。
比如2014年3月8日突然失踪的MH370。
整整7年过去了,我们仍不知道飞机为何在凌晨突然转向飞往南印度洋,更不知道机上的乘客都经历了怎样的噩梦。
只可惜时间不会擦亮锈迹,只会在原本扑朔迷离的结果上,再添一层迷雾。
再比如1959年的“迪亚特洛夫事件”。
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证和物证能够解释,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我们只知道前后共九人,全部在那座受了诅咒的雪山上丧生,并且他们死去时的状况极为离奇。
时间回到1959年2月。
苏联十名叶卡捷琳堡市乌拉尔技术学院的高山登山队员,做了一个永远改变他们命运的决定——攀登高度1234米的奥托尔滕山。
其实这对经验丰富的登山队员来说,算不上多大的挑战。
但就像现在的很多人一样,我们只会看现状,却忽略了变数。
刚出发不久,队伍里的尤里·尤丁就因为突发高烧不得不停止征途。
从迷信点的角度来看——这不是个好兆头。
但那时候的苏维埃青年可不讲究迷信,安置好队友,剩下的九人继续按照原计划出发,并成功进入了乌拉尔山脉。
原本双方一直保持联系,但两周后,“落单”的尤里·尤丁发现队友们不再有消息传来,感觉到不对劲的他开始联系救援,最后搜索发现,九名队员全部遇害。
按理说,登山不幸遇害虽然令人悲痛,但也可以理解——要挑战大自然,就必须接受大自然的考验,恶劣的天气环境,危险的野生猛兽,随便一场意外可能就无法让他们平安归来。
但令搜救人员感到不解甚至恐慌的是,这九人的死亡现场,充满了诡异气息。
九人的遇难地点在死亡之山,离奥托尔滕山仅一步之遥。
根据留下的登山日记记载,这群队员因为暴风雨偏离了既定的航线,并且似乎遭遇了雪崩。
从现场被割破的帐篷来看,这些队员当时应该是休息时碰上了意外准备逃出去,他们的行动似乎很慌张,因为有的连鞋子都没穿,甚至有两人近乎裸体。
而他们的身体也像遭受了某些摧残,一名遇害者的颅骨严重变形,两人的肋骨受到了巨大的撞击折断,还有一人腿骨、骨盆碎裂。
更令人不解的是,这四名遇害者中的一男一女还被割去了舌头和眼球,而且在他们的衣物上,都探测到了高强度的放射物——很显然,雪崩可做不了这些。
经过很长时间的调查,最终官方给出的结论是:这个九人登山队都死于“强大的未知力量”。
直到苏联解体,这起事件才暴露出更多的细节和资料。
当年团队的摄影师临死之前曾拼死护住照相机,而在相机中,有一张照片显示三个人头顶上空有一个不明物体。
这个物体是什么,会不会是这起惨案的“凶手”,直到现在,依旧是一个谜。
五十四年后,这些谜团吸引了美国俄勒冈大学的一名学生——霍莉,她决定到事发地点一探究竟。
一个人显然做不了这些,于是她拉上了好友詹森和另外三名迪亚特洛夫事件的发烧友,一起上山挖掘真相,并且借此机会拍成纪录片,揭开谜底。
这个纪录片的名字就叫《迪亚特洛夫事件》。
五名小伙虽然年轻,但思路很清晰。
他们准备在登山之前,先找当年唯一的幸存者了解情况,然后再做计划。
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五人找到这位幸存者时,得知他早就疯了。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跑去精神病院,试图见到这位幸存者。
但精神病院可不喜欢纪录片,也不关心真相。
在这里,五人遭遇了医院保安层层的阻拦驱赶,正在他们决定放弃之时,一个老人在窗口举起了一块俄文的纸牌,当然,这位老人很快就被制服。
好在年轻人眼力不错,记下了这句俄文,找到当地向导一翻译,得到了一个词——远离。
老人似乎在暗示什么,不过五位年轻人没当回事儿,一扭头,还是上了山。
刚开始的路途风平浪静,跟普通的登山冒险没什么不同。
但眼下的平静,往往就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预警。
第二天,队员们就在雪堆里发现了一串脚印,鸟不拉屎的地方,哪来的人?
并且这串脚印没有来路也没有去处,孤零零地出现在雪地之中,诡异的很。
虽然内心觉得不安,但这几位年轻人还是没打算停下来。
可是随着越走越远,怪事儿也越来越多,他们先是在一个通讯站的电源柜里发现了一截舌头,紧接着大晚上又听见了野兽的嚎叫。
第三天,最绝望的事情来了——所有人的GPS和指南针全部失效。
这时的五人仿佛明白了当年的登山队为什么会偏离航线,他们甚至在雪地里发现了一扇诡异的大门。
这时候大家倒是清醒了很多,他们一致认为这一切是活动发起者霍莉搞的鬼,为了行程有趣,她肯定得玩点花样。
雪莉面对队员们的质问也是百口莫辩,她反复声称这些事情跟她没有一点关系。
当天晚上,营地突然遭遇雪崩。
熟悉的剧本,熟悉的事件,但五人着急逃命,根本想不了这么多。
终于逃出生天后,还没来得及缓口气,他们突然发现了人的踪迹,惊喜之余忍不住大声呼救。
呼救完了,他们的智商才重新回归高地——这些凭空冒出的人没有行囊,应该不是登山发烧友,很可能是生活在这里的人。
在这样恶劣的地方,只有一个解释——传闻是真的,这里真有一个秘密的军事基地。
他们好像离真相越来越近。
但如果被士兵抓到,此次旅行就画上了句号,也就谈不上什么真相了。
于是五人决定,撒丫子跑,为了不被逮到,几人还打开了之前发现的神秘大门。
在大门背后,他们见到了比士兵恐怖一万倍的东西。
门的背后,是一个大型实验室,并且还有行刑室。
甚至在里面还有一具尸体,被寒冷保存住了最后的完整。
在洞穴的深处,传来令人胆颤的叫声。
这时候,大家终于相信,所有的诡异事件,跟雪莉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为时已晚,洞穴深处,吼叫者出现了——这是一群长着人型但肯定不是人的生物。
队员们一个个的遭受到这群生物的袭击,闭塞的空间下,无处可躲。
终于有人通过洞穴的文档知道了政府的一个远距离传送实验——因为实验失败,所有人发生了变异,这群凶残的生物,正是人类本身。
而他们现在,就是在这个实验室中。
真相在这样的环境下,显得微不足道,紧接着,又一起“迪亚特洛夫事件”发生了。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这是一部经过二次创作的剧情式伪纪录片,里面的一切都经过艺术加工。
不过客观而言,这部电影拍得很真实,全程都是手持DV机的第一人称视角,令人深陷其中。
回到59年的真实事件,真相可能永远都埋藏在死去的九人心里,他们到底遭遇了什么,可能永远也无人知晓,我们知道的,便是有九条鲜活的生命被埋葬在那片雪地之中,他们再也回不来了。
真相重要吗?
重要,但比真相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珍视。
这个惨案给我们的唯一警示,就是在条件不成熟下,不能用莽撞和热血代替装备和科技,去挑战那些危险又迷人的大自然。
他们就是一块警示牌,上面只写着一个词——远离。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刘俊廷©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周日,来个迟到的推荐:美国惊悚电影《迪亚特洛夫事件》。
这片子讲了历史上著名的迪亚特洛夫山径事件:1959年,九名前苏联登山爱好者在乌拉尔山脉附近失踪,当他们再次被人发现时却早已死亡,死前仿佛受到巨大的惊吓以及非人力的强大外力的袭击,时至今日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50年后,美国的五名大学生组成了纪录片小队前去调查这一事件。
此后剧透略,下面开始讲又臭又长的大道理观后感,想度过轻松周末的读者可以后退了。
第一:人心灵的力量随环境改变而起伏当探险队伍在雪山中跋涉、露营时,你会随着主角们的视角震撼于大自然的美:那神秘连绵的雪山,那无垠深沉的星空,一个人站在夜空之下,瞭望着那片浩瀚与壮美,不想睡觉,淡淡的兴奋,热血在涌动,想去探知未知与磅礴的宇宙。
问题来了:1、为什么常人在日常环境中没有这种感觉?
答:我们会迅速习惯环境,并选择最适宜自己的舒适区。
既然舒服了,为什么要辛苦跋涉?
2、为什么在雪山里心力就来了,心潮起伏,波澜壮阔?
答:因为环境彻底改变,人都是心随境转。
3、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这种充沛的力量?
答: 需要有一个启明星一样的目标,时刻在指引。
4、联想到一个题外话:常人为什么很难耐下性子阅读经典?
答:最近老猪发现走在路上的小孩子们,往往被同龄人与同龄人的玩具所吸引。
比如几岁的小孩子关注的都是几岁的小孩子,喜欢的都是玩具汽车之类的低龄玩具。
他就不太关注成人,不太喜欢成人的东西。
为什么?
心智欣赏不动,心频不一致。
所以人想阅读经典,最难过的一关是去理解圣人(智者)的境界。
那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心智自己的成熟度。
刚开始阅读一定是索然无味的。
因为不符合我们的心智我们的频率,但随着我们的成熟,你会逐渐发现经典的奥义经典的趣味,以及儿童玩具的寡淡无趣。
第二:当灾难来临时,生气是你最糟糕最危险最愚蠢的选择。
影片的中后段,当遭遇未知力量的袭击后,五人探险队出现一死一伤,剩下的人开始生气、躁怒、指责,指责领导者指挥失误云云。
作为旁观的观众,你会清晰看到,此时的生气与指责根本毫无意义,是能作出的最糟糕最愚蠢最危险的选择。
那当事人应该做什么呢?
最佳选择是第一时间精准判断当前情况,快速止损,尽量把时间精力人力协调到最好的解决方式上。
陷入争吵,从而内讧,是继续残害自己的最有效方式。
然而普通人为什么是普通人,就因为在这时TA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前几天,老猪在聊“俞敏洪演讲事件”时发了三篇小文,大多读者留言都是攻击与谩骂。
我在沟通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每个人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观察角度。
发生不同看法是必然的寻常一幕,但是这一幕一旦流于情绪,开始用过重的语气倾诉、说狠话、谩骂、争吵,于事一点用处也没有,只是在发泄,在过家家。
而且愤怒之后,你的精力、时间严重浪费,你的情绪、人际链接需要很久才能恢复。
所以,留意“生气”这个事,无论你有多么充分的理由动气。
如果日常生活中你经常生气,那对自己对事对时间对精力都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你只是在过家家,在发泄情绪,在浪费一切。
要想认清事情,解决事情,还是要平和。
无论对方如何躁动暴躁,我不动,倾听与换位思考(哪怕是冷却、停滞)。
当对方把那气平和下来,才能继续有效沟通,解决问题。
而有些问题确实是解决不了的,要懂得放下。
惭愧,我到现在才明白这个道理。
减一星因为女主的人设!!!
强烈推荐的片子!!!
很喜欢这种最后恍然大悟的片子!!!
评分低的人可能是没看懂。
或者在恐怖片领域里得出的判断吧……对于我不喜欢纯惊吓的恐怖片…悬疑惊悚的片子很有味道登山前比较平静,但是每个镜头都不多余 为后面的事情发生进行了充足的铺垫。
从登山开始很讨厌女主,感觉一切都是因为她执念太深带来的,等第一天的夜晚过了之后 大家起来发现了脚印,都在怀疑女主制造出来的,大家的内容产生了隔阂。
第二天在上山途中发现风向观测台 在里面看到了舌头…其实按道理 在寒冷的上山 如何一下就分辨出那是舌头…但是女主还是看出来了。
继续前行 到达了目的地。
安营扎寨。
女主在观察周围的时候发现了门!
全片的重点来了…其实…她是怎么看出那堆雪跟其他雪不一样的…三个帐篷 五个人 三男两女。
一对放肆激情。
一个默默去睡觉…最后女主和小辫男…好像也…激情的一对…真是值得吐槽。
激情就激情吧。
不能凑合一下穿着衣服来吗 结果“雪崩”女二因为穿衣服慢了没跑出来…此时的画面让我想到知乎有个话题叫如果遇到灾难发生。
身为男/女朋友你该怎么办?
该逃走还是该去救他(她)扯多了……为什么上面雪崩会有引号。
信号弹发出后 不一会又俩人来了。
当为主人公们感到高兴时 腿折的激情男说出了真相。
两人没有任何登山装备。
而且那么快。
这一点也反映了1959年事件关于军队在此驻扎的传言看到实验室里 只有男女主还健全的时候。
再出现了两具干尸。
感觉这才是全片的重点!
所有疑团将要揭开!
影片的最后证明干尸就是男女主人公。
这也证实了山下小镇老婆婆说的11个人的真相。
那多出来的两个人就是男女主。
而当他们穿越出来躺在雪地里发现他们的俄罗斯年轻人 正是山下小镇里的老婆婆和她哥哥。
疑惑:1.影片37:40左右画面背景为何又俩只动物在跳跃?
是穿帮?
还是特意用它来展现1959变怪物的传言。
也许那两只就是帐篷边的脚印所有者2.在女主。
男主。
小辫男着急打开门的时候…男主应该是站在雪地里拿着摄像机…但是为何追来的大兵却打中了小辫男?
3.再进实验室后发现美国大兵…大兵像是刚死不久。
失去了舌头。
那观测台的舌头是否是他的?
是谁放上去的?
为什么要放在那里?
4.男女主应该是多次的穿越。
在不同的时空里。
如果…他们是在1959年9人登山前就出现在了这里…那内9名爱好者会不会就是他们俩袭击的呢?
看过之后,心情久久无法平静,这部伪纪录片向大家表达了珍爱生命,远离真相的无奈,也反讽了当今社会不可见,不可说的黑暗一面。
细极思恐,这世上迪亚特洛夫事件到底发生了多少起,大众根本无从得知。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能让人三思的神作,集反转,悬疑,恐怖,科幻于一身,多角度打造而成,这才是真正的恐怖片!
五人组成团想解开50年前迪亚特洛夫山径事件之谜,就去了那里。
最后都死在了那里。
政府公布迪亚特洛夫事件死了9个人,但片中的一位当年的搜救人员说是11个,为什么数据矛盾?
老妇人说:“报告?
你会相信别人告诉你的一切,还是相信自己看到的?
”暗示苏联政府在掩饰什么。
安迪和丹尼斯在帐篷里遭到了人为的雪崩的袭击,丹尼斯死了。
大家开始怀疑是军方干的。
然后他们在安迪受伤的情况下,发射了求救弹,出现了两个人,但是安迪辨别出他们根本不是登山的,而是军方的,是来杀他们的。
三人跑到隧道了,一下就是各种发挥想象力了,之前都很好很记实,后面这些虽然告诉了我们了当年死者的真正原因,但是由于现实中这还是未解之谜,所以加入了怪物一个元素,使后来女主和同伴也变成怪物,继续袭击前来探秘的人。
这些怪物也是军方的事制造出来了。
世上所有的事都是由丑陋的政府参与了,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死亡未解之谜了。
片子的编剧告诉我们迪亚特洛夫事件根本不是不能解开的,只是政府从中作梗不想被解开而已。
片子还不错,这个小制作电影的bug仔细想想比那些大制作电影要小多了其实片子的主题首先是还原当初那个登山事件所有人的神秘死因。
同时,加入了导演和制片的一些自己的想法猜测。
通过观看整部电影,大概可以理出电影假设的整个事件。
首先是俄罗斯那个地区自古就有怪事发送,经常有人类失踪和神秘死亡事件。
周围居民也经常目击一些怪异事物。
随着怪事频繁,终于引起了当局的重视。
在苏联时期,通过勘探终于发现了一个似于虫洞一样的时空裂缝,其位于一个原始洞穴内。
这个虫洞估计史前时期就存在了,从洞中的原始人壁画就可以知道。
介于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美苏两国都为了自己的利益在研究某些秘密的项目。
美国进行了费城实验(非常著名的实验,详情去百度)苏联不知道通过何种渠道知悉了项目的一些绝密细节(这点从片子中的那个绝密的费城实验的相册就知道了)。
为了防范美国,因此苏联也开始通过这个天然虫洞开展时空研究。
通过检测,发现虫洞周围的辐射很高,因此苏联的地下秘密基地里,专门有一个房间研究核能(见影片中那个带辐射标示房间),想通过核能来控制这个虫洞。
在达到一定的控制程度后,项目开始进行试验。
早期的行动执行者多来自军队。
但是不幸的是这些人进入虫洞并后,多变异回来或者直接失踪。
从基地入口处女主翻得那本记录可知。
由于回来人的奇怪变异,项目同时也进行着生化方面的研究。
直到1959年,一群年轻人为了调查此地区自古就有的怪异现象,自发来到此地区。
在他们中有人发现那个秘密基地后,为了保密,军方决定进行灭口。
人为制造了雪崩。
由于发生时,这些人都在睡觉,所以出现了很多人没有穿衣服的状况。
同时由于雪崩突然,帐篷来不及打开,他们都是从里面直接,用刀割开逃命,对于营地里两具尸体,可以解释是其没有来及逃跑的。
然后,其中有几具尸体有打斗和受伤是因为军方追捕灭口。
另外那具被割去舌头和大量器官的女性尸体,是由于其和那具受过高辐射的男的,当初可能侵入过那个基地,被项目的某些半成品核能产物影响,男的暂时没有发生外表可见的变异,而女的发生了变异,军方为了不让外界知道,对来不及处理的尸体只能割掉变异的部分。
还有对于橙黄色的光,解释是登山人员的求救信号。。。
再回到50年后,女主他们5人也准备探究事件的缘由。
但这时,那个秘密项目已经终止,一是冷战已经结束,俄罗斯没必要继续在前苏联的这个项目上花钱。
二,项目发生了一些事故。
从影片里,可以知道地下基地已经被从外面封闭了。
而女主他们刚开始碰到的那些,都是当局不想让外人接近那个封锁的禁区进行的恐吓。
通过影片里了解,项目的事故是由于片尾那两个怪物造成,(力量大,会瞬移),另外这两个怪物通过结局暗示应该是最后幸存的男女主角。
事故发生的时间,大概就是男女主角穿越回50年前并且苏醒后没多久,因为当初基地进口处的那个记录本也只记录到了1959年。
其实影片还暗示了一些其他东西,包括片头新闻里泄露,录像资料,谁从基地里把那个穿越的摄像机(原来那个的被带去50年前了)带出去的?
(个人认为可以解释为原来基地的人把录像的内容保留了,然后等了几十年,事件发生后,把这些资料泄露)(PS:对于男女主角变异的怪物被关在基地里这么长时间不吃不喝只能解释为由于变异,那个录像机的剩余电量能坚持几十年是有些小bug估计可以用气温低来解释)
一部不错的电影,至少是能让人记忆深刻的,归为恐怖类不如归为科幻类,影片的模式有些像恐怖游轮,充斥着时间科幻的既视感。
不废话,为大家讲述我所理解的剧情,很科幻,但很符合逻辑的剧情。
一开始,摄像机以著名的神秘事件为铺垫,女主以及几位演员的表演都还不错,女主的表演,成功的刻画出一个充满好奇心的美国女孩,几个配角都有自己的所长,登山者,拍摄者,知识渊博的。
影片中都不断铺垫叙述着神秘现象,让人们不会感觉乏味,也很适合那些用脑看电影的人。
有几点值得称道的,也就是几个神秘现象的重要铺垫,1.提前抵达山峰,2神秘的怪人脚印,3惊险的雪崩和神秘爆炸雪崩,4发射了一枚橘红色信号弹,而这枚信号弹让人浮想联翩,最后再说。
可能你们一开始不觉什么,但在进入山峰实验室后,各位看众是否觉得有些接受不了越来越多的神秘现象,但他们都是有联系的,一环扣一环的。
主角们进入山峰,也就是前俄国试验基地后,黑暗的山道实验室充满了神秘,神秘尸体,神秘现象,再后揭示出传送实验的部分照片,这些剧情告诉我们,原来全文的大部分神秘,也就和这实验有关,但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继续了解,被实验者,距离传输实验者,他们融合了某种地点,或者某些士兵成为了怪物,据男主角说,他们成为融合空间的怪物。
而这怪物,在山洞中很凶狠,但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死了,主角两人没死呢?
最后只剩下男女主角两人,这些怪物为什么不杀他们,而杀了他们的同伴,那个叫GP的美国人为什么被杀死了?
影片的最后,大揭密,原来是某种神奇的力量,未知的可能长存已久的力量,在山洞中尽头是一个虫洞,一个时间空间隧道,其中一主角想到一个办法,脑子里想到最想去的地方,隧道的尽头可能就会出现可能到过的地方。
最后的肉戏来了,他们都穿过了隧道,但超乎他们的想象,并未回到梦寐以求的家中,而是回到了几十年前,冷战时期的苏维埃。
而他们,倒在雪堆里的时候,也恰恰成为几十年前的另外两具尸体,前文已经有所交代,据某个俄罗斯大妈讲,尸体其实一共11具,并非9具,而他们就是剩下的两具尸体。
但主角两人并没有死,他们变成了怪物,也就是前文剧情出现的怪物。
这也就说明他们在一系列的袭击中并未死亡的原因,他们不能杀死穿越前的自己,但他们同伴却无所谓,死在他们的手中。
而本片的悬念并未结束,可以说又引发出另外一种悬念,我记得,男主角比较博学,他说这怪物的存在方式,超越时空,可以随时随地在这里转换时间、空间。
但经过剧情显示,他们不只是光能穿越空间时间,他们就是这空间的神,这座山头的神,还能控制别人穿越空间时间,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部分剧情显示,他们还未抵达这地点的时候,就已经穿越,还记得那枚信号弹吗?
橙色的信号弹,正是队伍中间发射的,而几十年前目击者称,他们曾在远处目睹这一现象。
不仅是这个,还有那个登山高手说,凭他们的速度,根本不可能抵达这座山峰,也就是说他们穿越了某种东西。
但剧情再向后,那个实验室却不是冷战时期的,说明他们进入实验通道后,时间又还原回现代,再经过他们自己的引导下,又回到了一切的起点。
而他们变成的怪物,也应该就具有转变整个空间时间的能力。
简单点说,他们主角未变成怪物时,他们穿越三次。
而最后一次,穿越的时间,恰恰就是迪亚特罗夫事件的发生,和9个登山队员同一时间晕倒,苏联探险队员的死很可能和主角有直接关系,甚至是主角杀害他们。
不然怎么说,探险队员某具尸体具有辐射呢?
正是主角穿越导致他们的死亡。
而那座苏联基地的被毁,也正是两个主角的所作所为,他们队伍其他成员死去,也是他们所做的,那些脚印,那个舌头,都是为了引导自己成为这里的神。
只看了一遍,还有几处没太明白,但相信都是导演的伏笔,此片还是很精妙的,很值得一看。
说到这里,希望大家多回复,这是第一次申请账号在豆瓣上留言,因为这片分数太低了,感觉很不应该,特效演技什么都不错,我看的BD版,也是今天刚发现的。
恐怖电影一直是种类纷繁复杂的电影中,一个“奇葩”的存在。
恐怖电影自然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我们极少能在国外的奥斯卡、戛纳,国内的金马、金鹰奖的角逐中见到恐怖电影的身影。
而恐怖电影又常年稳坐观众们最喜欢的电影类型中的前三名。
但是,除了胆子特别小的朋友,又有谁能够抵挡恐怖片的魅力呢?
未知的恐惧、完全超脱现实的浸入式享受、如梦魇一般难以逃脱的无助和恐惧与影片结束后发现现实生活如此安全美好的反差。
想要在短暂的2小时内自虐一把,体会一种你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体会甚至永远不会体会到的紧张刺激、未知迷茫、绝望痛苦吗?
红颜秀的建议是,请打开一部恐怖电影!
不仅如此,恐怖电影还具有非常强的广泛性和包容性,在其他电影还被影评人和影迷们兢兢业业的追问着“这段的逻辑是什么时?
”,恐怖片如《招魂》系列已经可以完全超脱人们的固有认知以灵媒作为身份以他们工作的奇怪遭遇串联整部电影;
当其他电影往往通过模拟现实世界或者未来世界我,为我们带来人生与人性的思考之时;恐怖片如《闪灵》已经可以通过潜意识和幻想营造出一种似真似幻的来带动观众们的感官体验。
一部恐怖电影或许是从无数种可能诞生出来,并且引发出无限可能:一场梦、一次作死、一场恋爱、一个仪式、一次旅行、一次搬家,哪怕一个人独自在家都可能引发出一部精彩绝伦的恐怖电影。
而红颜秀今天为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迪亚特洛夫事件》
片如其名正是改编自老毛子俄罗斯的官方承认的恐怖事件——迪亚特洛夫事件。
红颜秀在此就不赘述这个世界真实灵异事件TOP3的诡异事件,好奇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
《迪亚特洛夫时间》豆瓣评6.7分,是不是觉得评分很低?
但这在评分普遍偏低的恐怖片中实属高分了。
甚至有网友评论它为:“这是一部很棒的电影,你只是没看懂它,就像你没看懂恐怖游轮一样。
”
1959年,九名俄罗斯登山爱好者在乌拉尔山脉附近失踪,当他们再次被人发现时却早已死亡,死前仿佛受到巨大的惊吓以及非人力的强大外力的袭击,这就是著名的迪亚特洛夫山径事件,时至今日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远在美国俄勒冈州的女大学生霍莉·金对该事件深深着迷,在获得基金支持后,她联系到电影系学生詹森·戴伊以及其他三名爱好者,决定前往当年的事发地点拍摄一部纪录片,试图解开悬而未决的谜题。
最初的旅程快乐有如度假一般,但随着他们逐渐接近目的地,各种匪夷所思的事件接连发生,队员的心头蒙上不祥的阴影。
半个世纪前的噩梦即将在他们身上重现……
《迪亚特洛夫事件》采用了和《女巫布莱尔》一样的伪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整部电影以队伍一行人重返当年迪亚特洛夫事件的现场拍摄纪录片为契机,引出了整个故事。
这样的拍摄手法常常是刚开始一行人一直“作死作死”直到所有人全部死亡。
而《迪亚特洛夫事件》完全依照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作为剧情触发点,就使整个故事在一开始就带有很强的写实风和专业性,
一行人背负着专业器材,妹子还举着摄像机随时拍摄。
成员们时而在镜头前为大家讲解如何在雪山里料理食物、时而讲一讲贴心的体恤话,一派其乐融融又无比真实的景象。
前期关于“死亡之酒”、老妇人劝他们不要上山、黑白照片再现都是细节上的小点题。
可以说,作为恐怖片而言前半段观赏下来是有些无聊的。
但也恰恰体现了以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的特点,前半段的真实事件的重述非常的贴合现实也有着细节处的小点缀,这对于逻辑时常满天飞的恐怖电影而言是难能可贵的。
而对于一个尚无结论的真实事件而言,《迪亚特洛夫事件》的后半段其实就是导演和编剧的一次脑洞大开了。
红颜秀的观点是,导演处理的虽然有些玄幻但切合了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并且有了一丝悲观主义宿命论的观点,还适当的营造出了一种人在前无通路后不见归途的绝境下的绝望和害怕。
在后半段女主角和男主角被迫进入了乌拉尔山深处一个诡异狭长的潮湿隧道中。
在毫无出路又无法逃出隧道的情况下,无奈又绝望的奔跑寻找着,整段被拍的张力十足,摇晃的镜头、喘息的人物动态没有炫技之嫌,却能给观众一种观感上的恐惧以及黑暗未知的绝望感。
女主角和男主角奔跑在与世隔绝的乌拉尔雪山的一个人造隧道中,隧道里没有电源和出口,只有冷冰冰的铁钩和变异的尸体。
在这样的冰冷的隧道中,一位朋友被子弹打穿了胸膛,大家都没有电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通信工具,这让人联想起几千年前尚未开化的人类社会,人们对于黑暗和孤立无援的恐惧。
而他们又无法逃出这条隧道,因为等在隧道之外的是冰冷的枪支和子弹。
前面毫无预告,忽然出现的变异怪兽让这两个人生不如死。
在这个冰冷潮湿、怪物幻影叠出的隧道中,他们在逃亡和迷失中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他们只有穿越二战时期军方实验的虫洞才有可能回到温暖的家中,结束这段噩梦一般的作死之旅。
和其他穿越虫洞到到未知世界或者去到其他维度空间的描写不同,《迪亚特洛夫事件》对于肉身通过虫洞是持悲观态度的,这样强行的时间之旅不仅无法让他们回到家中还会让他们变成可怕的怪物,再次残害“未来的自己”。
而怪物们在丧失意识后,一步一步引领自己的肉身走向毁灭的过程,又让整部电影有了悲观主义宿命论式的哲学意味。
结合了迪亚特洛夫事件这一苏联官方公开的真实事件,加上了费城实验的脑洞大开,用科幻悬疑来构建对未知的恐惧,并且将人类对黑暗的恐惧通过伪纪实片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后半段的密闭恐怖效果和玄乎的解释既制造了梦魇一般的观感也能自圆其说。
总体观感,让人不寒而栗而又沉浸其中。
红颜秀向大家五星推荐这部冷门恐怖片《迪亚特洛夫事件》,这部恐怖电影不以其中的怪物、血腥屠杀、一惊一乍或者画面取胜,而是在于未解之谜的真实感剧情和人类最原始的对黑暗、被猎杀、孤立无援、悠长隧道的恐惧。
阴冷又无助到精神崩溃,这是红颜秀对这部电影剧情的直观感受!
这个电影就是用“现在”时间的一次登山,去破解呼应苏联时代的乌拉尔山难之谜,出现了时空穿越虫洞,就是为了让这两个时间互相穿梭,这就是导演的设计。
电影其实没什么新意,灵感还是老套的概念,二战时期,传说美国搞了远距离传输“费城军舰事件“,美苏争霸时期,苏联也搞,在乌拉尔山体军事基地弄出虫洞。
美国军舰传输中出现了人和军舰融合,人体变异的现象,于是电影里传输人也会变异,变成大脚怪,这里又融入了乌拉尔山事件传说中的”雪人“。
其实这有点牵强,那边是美军军舰和人融合,这边为什么不是和摄像机,和岩洞融合?
而是变成大脚怪瞬间移动丧尸?
苏联技术还是不过关啊,不过居然出现了意外效果。
这种意外效果是苏联不想要的,变成无法控制的瞬间移动怪物有什么军事价值?
于是派军队把这些变异者都杀了。
估计原先用人做过实验,失败后就杀了,就是死刑室那些骨架。
”现在“时间的美国情侣,走入虫洞,变成了怪物,到了苏联时期,制造了乌拉尔山难之谜,成了多出来的两个尸体,被军方收拾后挂在肉钩子上。
没死透,还会动,脖子后纹身还在,就被封禁在山体基地里,等待”现在“的美国学生,制造又一场山难,两个美国情侣进入山体基地,被变成怪物的”自己“袭击,走投无路进入虫洞,循环往复。
虽然这部片子还存在一般伪纪录片的通病,生硬的表现,脑残的主角,沉闷的节奏,但是只从讲故事的层面来说,这片子做的很成功,伏笔很多,逻辑清晰条理,想象力十分丰富,仔细去看会发现很多惊喜。
之前国内有一部《北纬31度的录像带》,和这部片子极为相像。
也是伪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一个小组神秘失踪的故事。
虽然开头以录像带的最后一段引起故事,倒叙的手法还是有一些气氛的,但是到最后却什么都没讲出来,虽然开放性的故事让观众有更多空间去想象,但是根据影片里的一些线索,即使自己完整的推测出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也没有什么新鲜感。
整部影片看下来,除了一直在营造神秘的气氛,但感觉也就止于此了,总有点儿虎头蛇尾的意思。
记得当年看着片子,开场没多长时间,就没几个人在认真看了。
相较之下,这部《迪亚特洛夫事件》前半段虽然沉闷,但是后半段节奏很快。
前面每一处伏笔都设置的恰到好处,很好的帮助观众理解完整的故事。
比如一开始女主耳后的纹身,参与搜救的人员讲述的当年事故现场多出来的两个人,遇难人员身上的辐射,被割掉的舌头等等,只要把线索融合起来,很容易推测出一个完整的假设:想必之前的登山队也是遇到了和他们一样的情形,有人(被测出身上有辐射的)无意间发现了前苏联为费城实验建造的秘密军事基地,而被军方秘密灭口,灭口的方式应该也是和这一队人员遇上的一样,人为雪崩(解释了为什么衣衫不整的离开帐篷和颅骨、肋骨有伤),随后被军方人员清场。
真正有趣的是女主和摄像师进入基地之后的故事,发现费城实验的遗留资料、两个怪物和虫洞的存在。
女主和摄影师目睹同伴被两个变异人形怪物撕咬啃食之后,为躲避这两个貌似会瞬移的怪物,惊慌之下,发现了三个房间:一个有一具死没多久的尸体,尸体舌头被割掉了;随后的一个里面有个破损的笼子,上面有吊着的铁钩和血迹;最后的一个有这整个故事的成因——虫洞。
这两个主角频临绝境决定穿越虫洞,结果穿越回了50年前迪亚特洛夫事件发生的时间,被影片开头的那个搜救人员当成了多出来的两个遇难者,然后被军方拖回了基地挂了起来,镜头给了其中一人耳后纹身的特写,这时候我们发现其实这两个人在穿越虫洞之后发生了变异,那两个怪物就是他们自己。
而他们在逃跑时发现的摄影机正是现在他们手里的这一部。
影片在后半段出人意料的提出了费城实验,将两个世界未解之谜神奇的联系在了一起,最后上升到科幻经典主题,虫洞、时空穿梭、无限回环,把一个惊悚故事变成了悬疑科幻片= =正因为这多种元素的融合,使得这个伪科学纪录片多了几分好莱坞大片的潜力。
当然,伪纪录片就以为着摇摇晃晃的镜头,固执的要死的主角、一个命大的摄影师和缺乏逻辑的举动(不然我们怎么能得到完整的镜头呢),极力伪装自然实际上生硬的表现,以及,哦对,危难时候的互相责怪。
但总体来说,这部片子还是很有可看性的,为导演和编剧丰富的想象力点个赞!
构思还是不错的
挺不错的,伪纪录能拍出这种效果。故事完成度很高,很奇怪的是有些人给低评价的原因是不接受设定。这种人纯势利眼吧,你看阿凡达怎么就那么容易接受设定了。
剧情还算完整的低沉本科幻片
看上去貌似十分酷炫,实则毫无逻辑,什么都解释不清楚。根本毛儿都想不明白啊!!!!
好精彩!和想象的不一样
极其拖沓
时空穿梭的死循环
事件解密挺牵强的,基本扯蛋……抛开真实事件,换个普通场景也就B级片的粗陋质感,而且还挺戏谑的结尾对真实事件挺不尊重的,编得离谱,不够真诚。
呵呵 明显是在黑毛子...
神秘事件、虫洞、各种线索,我的最爱啊,不明白为什么评分那么低,我要拉高它~
片子還可以啦~真實事件更加有意思的樣子啊~~~(我為ryan hawley來)
细节和信息量很大的一部片子,结合伏笔许多地方很值得推敲,就是最后实在太扯,什么都来。。。
被最后穿越了的霍利的造型婶婶震撼了 要扯淡也得有个提纲啊
不太感冒。用伪记录的方式拍了一部灵异片。最后上升到冷战时期美、俄拿人体来做实验,山洞里的远距传输,这就有点过分啦。不过还是佩服把它拍了出来,确实令人惊魂未定。终究谁都无法知道“达洛夫事件”中死亡的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原以為是驚悚的偽紀錄片,原來是时空穿梭的科幻片,整體以偽紀錄片形式拍攝,前半段有埋伏許多關鍵地方,來呼應後面的情節,結局用蟲洞的跳脫空間還蠻新穎,可是走訪精神病院和酒吧橋段感覺太累贅,不過還是有些無法解釋的不合理邏輯,电影本身还是有很多无法自圆其说,不過看看就好不必太認真追究
前面赘述太多,后面无力,最为关键的点——变怪物的原因和关于虫洞时空穿梭的后果,无解释,莫名其妙,想偷用轮回概念成为亮点,但是抱歉无力啦。
任我自诩看过很多悬疑片并能在前半小时猜出结局,这个片子我也没能猜出结果,非常好看,算是实现了我自己的脑洞——自己对打自己。
只有结尾略巧妙,伪记录片最怕的是添加作料太多,代入感降低。
小细节也做足了功夫,伪记录表现真实不错,貌似很多科幻片都喜欢用伪记录,科洛弗档案、死亡录像都不错。
结尾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