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可以视为第一集的资料片。
前传+后传结合在一起作为主轴多少限制了本片的叙事手法的发挥。
第一集里首尾呼应的十分巧妙,增添了sin city的外延氛围令人高呼过瘾,第二集首尾是后传部分,中间再穿插前传内容,使影片本身重点模糊。
再加上打斗太过简化,换的亚洲武士妞扣分,eva美胸加分,不过alba只黑化到了灰色的程度,复仇简单直叙再扣分,算是及格。
期待明年的第三部吧……
川普出马,一个顶俩。
我感觉他才是整个电影的男主。
勾引了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
而且都是关键节点。
横刀立马。
力挽天涯。
cult,这是一部很爽的电影。
突然喜欢上这种黑白的风格。
就像小时候在被窝里偷偷看连环画的感觉。
之所以黑白,是因为如果是彩色将过于血腥暴力。
可以脑补一下,手起刀落,刀起头落。
血花世界的场面。
女人是这个世界的动力。
无论男人多么矫情,其实世界的本质还是母系社会。
这一点老子看得最通透。
这个世界看似光鲜的,看似主宰的是男人,其实这是17,000年前那个叫伊瓦的女性布了一个线粒体的局。
因为他知道终有一天。
从生理上女人是永远干不过男人的,于是女人用她的柔情用她的妩媚她的母爱与性爱。
掌控了这个男人,本质上说。
男人只不过是蜂巢里的工蜂而已,忙忙碌碌为谁辛苦为谁忙?
弗洛伊德是大智慧者。
他知道人类的潜意识其实才是生存的终极目标。
只是碍于文明的观瞻而羞于启齿而已。
真正这个世界的操弄者是深藏于世界背后的。
女性。
文/瑜宝@人人影视 2005年,一部黑白漫改电影横空出世,几乎让所有的观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黑白的影像风格,漫画化的叙事结构,再加上暴力美学的完美演绎,那一年,几乎所有的人都记住了《罪恶之城》,同时也记住了罗伯特·罗德里格兹。
在前作大受欢迎之后,续集很快便被提上日程,但期间经历了太多太多,以至于本片迟到了整整九年,而正是这九年,导致了本片的失败。
我们不得不承认,前作的风格真的十分亮眼,亮眼到之后的许多电影都竞相模仿,《闪灵侠》《美少女特工队》《300勇士》《300勇士:帝国崛起》……很多片中都或多或少能看到《罪恶之城》的影子,于是,这种风格从最初的惊艳到如今的烂大街,观众也开始渐渐厌烦,这就是为什么本片上映之后,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无法与前作相媲美。
但本片的失败仅仅是因为观众厌烦了么?
当然不是,当年《罪恶之城》的成功也不仅仅是靠风格取胜,本片让人诟病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首先,叙事上本片完全无法和前作相提并论,本片的三个故事看似互相有联系但又相互游离,当你细细品味的时候便会觉得,干嘛要把三个毫不相干的故事穿插着来讲,直接分三段不就好了,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三个故事并不是在一个时间线上,我也不知道弗兰克·米勒怎么想的。
所以说,本片对于剧情上的安排便显现出了不合理,整部电影看下来你会觉得有一种凌乱的感觉,而不是像前作那样安排得当。
其实,如果本片能够将三个故事分得再开一点就会好的很多。
还有,前作中旁白几乎只能算是一种辅助的存在,让观众有一种真的是在看漫画的感觉,但到了本片中,旁白的量大大增加,这样处理的结果就是,大大限制了演员发挥的同时,还凸显出了编剧讲故事能力薄弱,你们看过《小时代》么,旁白过多的后果就是那样。
然后,影像风格的问题。
我想要说的问题不是说观众渐渐习惯这种风格而导致了失败,这当然不能怪电影本身,电影自身的问题是色彩的滥用。
作为一部色彩几乎只有黑白的电影,其中出现的彩色画面必然是带有深意的,前作就是如此,每一个带有色彩的人物都十分的关键。
而到了本片,色彩便被滥用了,很多无关紧要的人物都以彩色的形象出现,不仅在剧情表现上毫无作用,反而会让观众觉得导演你几个意思?
在我看来,本片需要加上色彩的人物几乎就只有伊娃·格林饰演的蛇蝎美人EVA一个,但导演也只是在某些镜头给了她蓝色的色彩,更多时候她是以裸体示人。
接着,在对暴力的表现上,本片远远不及前作。
前作的暴力镜头风格凌厉,虽不是特别多但都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后部分布鲁斯·威利痛打黄色光头的一场戏,更是将色彩和暴力运用到了极致。
但反观本片,暴力镜头是增多了,但都没给人留下太多印象,甚至很多场戏看得想发笑而不是过瘾,杰西卡·阿尔芭拿起弩来显得是那么不协调。
最后,关于本片的角色塑造,前作中的妓女们绝对是配角中的主角,而到了本片,除了几个主角以外,几乎再也没有一个配角能够给人留下太多印象了,很多人都只是一闪而过。
而主角们也没有太出众,或者可以说,伊娃·格林太抢戏了?
总之,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除了伊娃·格林和乔什·布洛林其他人物都没立起来,米基·洛克的角色也似乎沦为了打手。
总体来说,本片会用失望来回报你所有的期望,作为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弗兰克·米勒和《罪恶之城》的忠实粉丝,我被伤透了心,没想到九年的等待就换来了这个……
既然这一部标题叫A Dame to Kill For,翻译过来为红颜祸水简洁明了,当然就一定要有女!
神!
啦!
首先,Eva Green女神!
在300II大烂片里,她的角色就美艳又霸气,这部片子里也一样,而且她的角色是最贴近标题的,演了一个蛇蝎美人。
可是,不知是导演刻意安排还是演技略拙计?
感觉女神有点用力过猛,台词念得有点搞笑,看的时候笑了好几次,她的部分快成喜剧了。
然后是很多人当做女神的Jessica Alba。
在第一部倒是不觉得多好看,这一部里颜值很高而且猛跳艳舞,连最后马福都说you look hot,颜值高的有点画风不符。
不过一开始出场那个齐刘海有种淋淋即视感是怎么回事。。。
中间gaga女神还来打了个酱油。。
miho的角色由一个韩国人出演,没有第一部的戴木文青带感。
囧瑟夫(?)演的不错,只是单薄的小身板还比不上Eva Green。。
和第一部相比,虽然这部也是以各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有自己的人物视角,但是这一部结构和情节都比较弱。
比如囧瑟夫的故事其实和主线没有什么关系,最后打大boss也就芭姐一人上,不少人物出场就打个酱油,角色没有什么发展,没有低俗小说和第一部那种各个故事独立又环环相套的感觉。
怪不得烂番茄上只有44%的评分。
情节可以吐槽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但是!
有女神们撑场导演又痛快的给了HE,还!
想!
怎!
样!
距离第一部9年过去,《罪恶之城2》剧情和第一部没法比,视觉效果还是保持了第一部的独特黑白彩色搭配的唯美水准。
老味道,新体验,单方面看还不错。
当年第一部口碑和票房双赢,原本续集也是要马上拍摄的,谁知道导演弗兰克·米勒要先去忙别的作品,也确实搞出几部观众耳熟能详的漫画和参与制作电影,如《斯巴达300勇士》等。
中途有时会有消息称他要开始筹备本片,结果每次都不了了之,好不容易把续集拍出来,可惜多年过去人事早已全非,观众的口味也随着时代改变,首周上映后票房奇惨无比,让影迷担心当初拟定的《罪恶之城3部曲》会就此无下文了。
米基·洛克毋庸置疑是第二部的男主。
然而这位荷尔蒙爆表的男人在罪恶之城中是这样的:
而以前他是这样的:
来自电影《爱你九周半》,帅得可以让人一塌糊涂的类型。
之所以他从雅痞变成了“压路机壮汉”,缘于他曾经打拳击的经历。
影片开始撞车米基·洛克掏出的这瓶药,眼熟第一部中也出现过,他的保释官给他的。
第二部开头抢警车追富二代的戏,第一部也有相同桥段。
不过第二部用的是手撞破玻璃,第一部是用脚。
Sacred Oaks,应该翻译为圣橡树,第一部这个地名也出现过。
如果没有字幕大概不会注意到这个细节,不过Sacred Oaks是不是老城(当然不是,老城是妓女区),这应该是第一部字幕的问题了。
另外,在第二部中,伊娃·格林也住在Sacred Oaks。
我们可以得出圣橡树区应该是富人区,至少和老城一点关系都没有。
大衣,米基·洛克穿皮大衣的确帅。
死了儿子和哥哥还能多长点头发出来。
正剧开始,私生子复仇记:参议员在第一部出现过,不过造型完全变了。
在两部罪恶之城的过程中,洛克一家全灭,主教,参议员,参议员的儿子,私生子。
伊娃·格林的保镖,第一部出现时有一只眼睛是金珠,这部交代了一下那个眼睛是怎么来的,不过逻辑上并不连贯。
伊娃·格林真是美,《罪恶之城》中对色彩的吝惜是其特点之一,常用的多为红色和黄色的暖色系,蓝色使用很少,蓝色运用的角色是:
两人相同的结局就是最后都是悲惨的,第一部暗示明显。
最开始看到这两位姑娘出现时大家肯定在抱怨第二部导演在滥用颜色,其实这两位都是第一部的角色。
双胞胎Goldie和Wendy
第二部的黑人保镖换眼睛了。
两部中的德怀特,第二部中交代了他现在这个造型是整容出来的
同样的车,凯迪拉克?
水果女忍者miho,换演员了大家都知道,可惜这部中她的武器库没有第一部丰富。
卍字镖和……第二部只有日本刀和弓箭了。
进入私生子复仇记,现在是断肢梗,作为一部B级片必不可少这集牺牲的是酒吧女,上一集是一根指头,用来打击哈丁格内心的。
还有断头的冲击力过大,看过这两部的都知道什么样。
进入阿尔巴复仇记,这一部中她一直在当背景,换了几套衣服来跳脱衣舞(弥补了第一部没有完整跳舞的遗憾)罪恶之城第一部中导演曾向她要求全裸跳舞,被她拒绝了。
两部罪恶之城中的八年光阴,杰西卡·阿尔芭生了孩子,身材保持得真好。
进入尾声,参议员要杀杰西卡·阿尔芭的时候说的Scream,对应了第一部中他的变态儿子只有听到女子尖叫才能高潮的设定。
随着杰西卡·阿尔芭一枪,第二部电影结束。
最后伊娃·格林美照结尾。
BD蓝光补标。
这座老城,永远像黑夜一样黑暗,像白昼一样刺眼。
随便哪张血红的唇,都可以热吻或者吃人。
每个人冰冷的枪里,都有一发仇恨、恐惧,或欲望。
整部影片漫画风格凸显,画面颜色几乎抽离成黑白单色,偶尔零星的几点颜色,却充满了刺激,像这座原罪的城市一样。
几个故事的主要人物互相串联相关,从得了失忆症的大块头开始,到处是掀翻的车,鲜血,死人,惨叫,故事从杀人铺开,到杀人结束,一路血腥而去,有为了复仇的赌场王子,就有一手遮天的权力暴君,有荡妇就有奸夫,有蛇蝎美女,就有铁汉柔情,有柔弱,就有保护!
情节、人物性格虽然简单,却因为相克相报,看得也算过瘾。
当然,如果有邪恶,那么这里,一定也会有正义! 在这座肮脏的城市里也有正义!
杀死邪恶的,就是正义,就算分不清是因为什么恩怨杀死邪恶,就算这份正义会变质腐烂,浑浊不堪,至少在那一瞬间,罪恶之城在永远的黑暗中闪耀光芒。
让所有罪恶的子民,看正义与邪恶交战,看他们你死我活,血流成河,看金山崩塌,看花园枯竭,就这样,日日夜夜生在此城,死在此城。
画面色彩依旧延续了黑白的浓重基调,构图也遵循着漫画风格,脑浆喷出的血红和金光闪闪的手枪,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暴力那么美,但是昆汀的抽离使得这部影片丢失了灵魂,就像一具完好的尸体,什么器官组织都在,但就不是活的。
一切的挨打、一切的出击都显得略微装逼,傻小子被利用的刻骨也没有第一部铭心,警察的小心脏也过于脆弱,还没等怎么着就自尽了。
赌徒约翰尼的千术是很牛逼,但同时也很幼稚,竟然轻易相信大BOSS会服输。
孤独硬汉依旧孤独,只是这次变成了小配角。
蛇蝎女郎的诡计太过表面化,表演过于舞台化,但是那一张烈焰红唇还是让人印象深刻的。
唯一的色彩脱衣舞娘真的很性感,但是内心过于柔软,不禁会让男人产生保护欲。
里面最让我喜欢的角色就是大BOSS,虽然坏到透顶不得好死,但是奸诈狡猾,心狠手辣又很老练沉稳的性格表现的一览无余。
最为奇怪的是布鲁斯威利这次就像客串龙套一样,没闪几下就不见了,相比第一部真是让人看得不过瘾。
罪恶之城是一部地地道道的硬汉戏,这种硬不仅仅体现在角色身体强壮一面,而是通过角色的耐受力、心理素质、技巧,还有画风、暴力美学、性感女人的衬托等多方面表现的,对应了那些游走的江湖的各样男人求生的本领和生活,只不过是夸大其概念。
夸张是本片的最大特色,只可惜没有了昆汀第一部的经典则难以超越。
电影“罪恶城”第一集的三个主要的故事,改编自同名漫画的第1、3、4本(乔什·哈奈特的那个超短篇不包括在内)。
第二集中的爱娃的故事改编自第二本,另外两个故事是漫画作者弗兰克·米勒为电影特意写的。
当然,大家都知道了,这两个故事的水平实在遗憾,直接导致了第二部的失败。
我们也都知道,在两部电影上映间隔的这几年中,漫画风格的摄影手法已经被“三百勇士”、“斯巴达克思”等影视作品用滥了,这是电影第二集令观众失去新鲜感的最大原因。
即使如此,爱娃的故事依旧非常精彩。
我最遗憾的就是它没有被收入电影第一集。
如果它被收入了,替换掉“The Big Fat Kill”那个故事,那整部电影就将成为神作中的神作,伊娃·格林饰演的爱娃必将成为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最令人难忘的蛇蝎美女形象。
在罪恶城这一电影题材宣告终结的今天,理一理漫画的1-4本的时间线罢,这也是两部电影中最好看的四个故事;我同时也会指出漫画和电影在情节上的一些异同。
脱衣舞女南希(杰西卡·阿尔巴饰)是唯一出现在了全部四个故事中的串场人物,所以以她来辅助整理时间线,是再方便不过的了。
第四本“That Yellow Bastard”,即为电影第一部中老警官哈迪根(布鲁斯·威利斯饰)的故事。
他出场时南希尚小,所以这本明显是所有故事中最早发生的。
哈迪根的搭档鲍勃,在第一部中由迈克尔·麦德森饰演,在哈迪根营救小南希时冲他开了好几枪,差点将他打死。
在哈迪根于狱中发现再也收不到南希的来信时,他只好选择认罪,以换取假释的机会。
电影此处删去了漫画中的一段情节:女假释官露西尔(卡拉·古奇诺饰演)认为他是蒙冤入狱的,非常想要帮助他;所以,在得知他居然想认罪时,异常地愤怒,这显示出她的正义属性。
这个假释官,正是在”The Hard Goodbye“这个故事中鼎力相助主人公马弗(米基·洛克饰演)的那一位。
在监狱门口迎接哈迪根出狱的,在电影中是鲍勃,哈迪根也不再计较当年他冲自己开枪的事。
在漫画中,迎接他的是一位名叫莫特的警官。
莫特比较正直,试图帮助哈迪根申冤,但和女假释官一样,也被哈迪根拒绝。
之后哈迪根来到南希所在的凯蒂酒吧,发现南希已长大成人,舞技超群。
漫画中的此处,马弗和德怀特(电影第一集中由克里夫·欧文饰演,第二集中由乔什·布洛林饰演)按时间轴来说,是第一次出现在画面中。
马弗关注着南希的舞蹈,而德怀特正处于沉沦期,怀念着狠心离去的爱娃。
经过一段情节,哈迪根潜入参议员洛克的庄园中去救南希。
这时我们看到了书中第一男性高手、同时也是变态食人魔的埃文。
哈迪根救出南希后,为了让她免遭麻烦,饮弹自尽,自己也成为了全系列漫画中第二硬汉英雄(第一的头衔还是给马弗罢)。
虽然罪恶城全系列的七本中,德怀特当了三次主人公,但他的魅力还是不如各自只当了一次的马弗和哈迪根啊。
哈迪根死后,德怀特和马弗的情节开始展开。
德怀特与爱娃的故事(”A Dame to Kill for“)先马弗一步发生,在德怀特初闯爱娃家宅邸时,还叫了马弗帮忙。
马弗不负众望,痛扁了护院的黑大个曼纽特(电影第二集中由丹尼斯·海斯伯特饰演)。
之后德怀特身负重伤,被马弗带到老城的妓女们处治疗。
一些妓女并不太欢迎德怀特,其中包括之后会和马弗发生纠葛的孪生姐妹花歌蒂和温蒂,以及全书中第一女性高手、忍者打扮的日本妞美穗(第一集中由戴文·青木饰演,第二集中由杰米·钟饰演)。
话说电影第二集中美穗的颜值是比第一集中高了不少,但动作十分呆板,最露馅的是,她收刀的姿势完全不对,导演你干嘛去了啊?
接下来,马弗自己的故事(”The Hard Goodbye“)也开始了。
德怀特伤愈后,改头换面,驱车前往爱娃宅邸报仇,这也正是马弗带着爱人的妹妹去洛克家庄园猎杀食人魔埃文的时候。
在德怀特养伤期间,爱娃勾引了莫特,就是那个颇具正义感、接哈迪根出狱的警官。
莫特这次没有经受住诱惑,沦陷于美色,他堕落的轨迹几乎就是德怀特的再现。
莫特的搭档正是曾和哈迪根搭档的鲍勃(第二集中由杰里米·皮文饰演),一个利益当先、投靠洛克的腐败警探。
但这次鲍勃也许是因为眼里只有利益、没有女人,所以表现得相当的冷静,指出了莫特犯下的所有错误、以及爱娃是个婊子这一事实。
莫特一怒之下,开枪打死了鲍勃。
考虑到鲍勃曾在哈迪根背后连续开枪,他的死不能激起读者的太多同情。
但他的尸体让莫特觉醒了,莫特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于是黯然自杀。
莫特的故事的意义,就是对德怀特的映衬;莫特的彻底的沉沦,让德怀特的再起更具冲击力。
重生的德怀特武艺大涨,单挑曼纽特胜利,并成功抵御了爱娃最后的诱惑,真正成为了一个硬汉,可贵的是他还有着超高的道德感,这在下一个故事中会有表现。
马弗的故事是我的最爱,可惜它是系列漫画的第一本,所以几乎和其它故事没有交集。
既然这篇文章是在讨论时间轴,那对马弗的故事就真没太多可谈的,除了女假释官再次闯入时间轴、并在闪耀了短暂一段时间后、惨死在枪下。
总之他做到了哈迪根不敢奢望能做到的:让邪恶的洛克主教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这下洛克家就只有洛克参议员孤家寡人了。
然后是以德怀特为主人公的第二个故事”The Big Fat Kill“。
除德怀特和老城妓女这些人外,我们熟悉的老面孔还有在上一个故事里中了数枪但没死的曼纽特(电影第一集中由迈克尔·克拉克·邓肯饰演)。
他投靠了沃伦奎斯特,就是爱娃坑死丈夫后试图与其联姻的那一位形象丑怪的黑帮老大,并图谋接管老城。
不过这次,在妓女们的伏击下,他死在了枪林弹雨中。
德怀特在这个故事中的表现不太统一,他本来是一个有着超高道德感的人,从不随意杀人,并努力阻止别人进行无意义的杀戮,在”A Dame to Kill for“中曾正气凛然地说:只要我在,不许有任何人杀人。
在妓女们试图干掉流氓杰基时,他感到这样不妥:杰基没有杀人呢,不应该就这样死去。
而之后他唯妓女们马首是瞻,各种为她们两肋插刀,在故事结尾处大开杀戒。
虽然这样行事无拘无束,让人看着很爽快,但也失去了他努力想保持的道德优越感。
德怀特的形象较之马弗和哈迪根,显得软弱一些,经常被别人所左右;不像马弗和哈迪根,永远处于画面的中心,让世界围着他们转,尤其是马弗。
德怀特是个平民英雄,也许他无法让我们像对马弗和哈迪根那样崇敬他,但我们会觉得他更容易亲近。
对罪恶城时间线的归纳在此告一段落,顺便推荐下罪恶城的漫画,绝对值得一观。
初看下也许会觉得不如电影,但会越看越有味道,比电影更具深度,人物形象和细节更为细腻动人。
SIN CITY阴影之下,扭曲的是灵魂。
莱维特是我在这部电影发现的唯一亮点。
其余的人物刻画都由于用力过猛或者三段式结构的削弱等原因而相应弱化。
阿尔巴饰演的NANCY和布林饰演的DWIGHT都是如此,牺牲在结构和叙事要求之下。
相反,莱维特饰演的JOHNNY在片中追求的是信念,也是在SIN city最不值钱最易碎最虚幻的东西。
片中寥寥几笔即通过风格化的电影语言为观众展现了一个苦苦挣扎地身怀绝技的小人物形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物形象让我瞬间联想到台湾漫画家郑问所绘《刺客列传》、《东周英雄传》中的人物。
散发着同样舍身取义的侠气。
八九十年代台湾走秀艺人红极一时,跑不完的场,赚不完的钱,现在出来上个节目,一堆大腕都前辈前辈的叫着。
然而观众却没几个认得他们了。
时代飞速的发展,淘汰真的是分分钟的事情。
与惊艳一脸的第一部相比,本片真的天差地别吗?
其实未必。
差的不是片子,而是时代。
一个手法第一次玩会引人注目,第二次玩就未必,更何况一隔就是九年。
Josh Brolin比之Clive Owen的确是更像被女人耍的团团转的人。
而见过她的淡妆后,Eva Green的大浓妆总让我生厌,但这样的女人的确是毒药,即便厌恶,也欲罢不能。
Joseph Gordon-Levitt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自杀方式让人想不通,而明明是找死,还在死前拉上一个美女垫背就更让人想不通了。
一开始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以为一定有办法确保女伴的安全,结果丫就是一个骗子,你自己找死就找死,干嘛要害人。
这么漂亮单纯的妹子,最后不定死的多惨,简直不堪想象。
Rosario Dawson自从《Sin City》和《Rent》惊艳了一把后,所有片子都被人说丑。
本片的色调让她显得至少不会那么令人失望,这可能是唯一值得安慰的事情了。
Miho由Devon Aoki换成了Jamie Chung于我来说养眼多了。
而鉴于本片有花枝乱颤的Jessica Alba和一丝不挂的Eva Green,无论拍成什么样子,都值得一看。
虽然头十分钟都嘀咕着“也太漫画了吧”但老城的姑娘们一出现就一切都好了,孩子们那句话是怎么说的?狂拽炫酷屌炸天!(没错我还百度了一下哈哈哈哈哈!)
evil green一个人就够五颗星了!
和第一部相差甚远,可能也恰恰是因为有了第一部的惊艳,所以导致此片略显平庸黯淡。一脉相承的是电影画面的影像风格,还是独树一帜,故事就显得差很多了,有些过于天马行空,主题也不太明确,各种场面也是新意不足,打斗很多地方让人感觉用力过猛,脱离可以接受的限度,就是两个女主的诱惑部分还算过瘾
故事太一般,动作更夸张,再风格化也显得审美疲劳。好比杰西卡·阿尔芭在第一部里跳一次惊艳,跳多了真像被看烦的舞女。
20140824@HK 百老汇 补标记。好~帅~啊~~切脑袋画面完全就是切水果。视觉效果来说比第一部还要浮夸还要酷炫还要形式主义还要漫画即视感所以看起来还要过瘾。但剧情来说,同样是几个故事,切碎后拼起来的效果其实比不上1里面各讲各的但又互有呼应来得好。据说还有3D版的,没看到!该有多爽啊。
男人太相信自己那话儿才会以为Eva Green这种艳妇会为你倾倒
上部珠玉在前,这部很难有大的突破了,相比之下有点弱,不过从各个片段的联系和情节完整性来看,比上一部更吸引人了,剧情也显得连贯流畅。这部里的爱娃·格林绝对是大亮点,杰西卡·阿尔芭的角色也更加开放狂野了,暴力血腥的程度不及上部,但诱惑只多不减啊。
美则美矣,好则未必。
整体不如第一部,选角还是更喜欢第一部,两星给伊娃。
时隔九年的续集,故事狗血了许多,但风格依旧凌厉。不要跟脑残粉争论,我就喜欢这样的,坏人坏到反人性,好人帅到没朋友,爆款美女边抖胸边宰人,鲜血如鲜花般绽放,逼格高耸入云。马文会搞笑了,伊娃全程不穿衣服,囧瑟夫最后内什么了。不齿这片子的家伙们,我就不信你看完后没撸一发。
时隔九年, 生了两个娃的杰西卡阿尔芭还是这样性感,有这样的蛇蝎美人 还想要什么?
相比于第一部,《罪恶之城》第二部故事性减弱不少,剧情上也有些拖沓,既没有第一部横空出世的惊喜,也没有第一部行云流水的流畅,大概只剩下风格与画面这两大保留优势了。用风格包装故事,用形式调和内容,其中的平衡度极难把握,有时甚至需要“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灵感与机缘。如此看来,第二部还是多了几分刻意,似乎是为了拍续集而拍续集,缺少第一部的灵动与自然。
This downtown has soiled everybody. 末尾女主一句话道破天机!掐头去尾中间是一个故事,而头和尾又是一个故事,一个承接第一集的黄色的故事,中间串起来这两集、三个故事的是一个铁憨憨百打不死角色,最大的相同点就是杀他个昏天黑地日月无光痛痛快快,夸张的鲜血喷流借助黑白片中的乳白色液体喷流令观众通过自己的想象更能隔着屏幕感受到这血腥画面,甚至连味道都给补上了!凡是带颜色的都是邪恶的:黄色的丑恶脑袋、红色魅惑的嘴唇。另外,片中演员有三个名角色啊:盗梦空间里的阿瑟,戏梦巴黎的艾娃格林,复联中的灭霸。艾娃格林的绝美肉体即便是黑白两色也无妨……
跟第一部比起来,也就只剩下画风了。这部唯一能看的就是南希复仇延续了第一部情节那一段。另外冏瑟夫那一段删掉也无所谓,感觉完全好无脑
太他妈烂了,流血像流水一样,射出去的箭像动画片一样。另外,发现豆瓣的罪恶之城1不见了。
补标,彻底一黑到底,Eva Green蛇蝎美人,罪恶之都风云再起。
这种色调下面所有人的轮廓都太美了。Alba姐姐(¯﹃¯)绿娃姐姐(¯﹃¯)胸太好看了(¯﹃¯)囧子好可怜,对这个角色期望太高结果就是炮灰啊_(:з」∠)_Powers Boothe老爷子帅爆了,明明没看过他什么戏为什么觉得这么眼熟?
这卡司,这构图,这光影,这杰西卡阿尔巴的荧光刀疤,至少值四星吧
具体剧情不记得了,只是觉得没有第一步经验,整体感觉好像节奏差很多意思。当然,里面的女主还是很漂亮的,有点印象其他的有点乏味,提不起劲头了,真忘了。
莱维特的「赌徒」桥段颇有纯暴力黑色电影以外的意义,而米基·洛克的马维造型活脱脱是当代川普,罗伯特·罗德里格兹 / 弗兰克·米勒是否是老派爱国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