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约翰.赵的新电影《网络迷踪》要上映了,就想到了大一还是大二看过他主演的《再造淑女》,那时候就觉得电视剧好好看,男主很有魅力,只可惜只有一季就被砍了。
昨天又找了资源来重新刷一遍,居然那么短,一集二十分钟,只有十三集,昨天下午加今天上午的时间就刷完了。
男主是个生活没有乐趣只有工作,周末只有沙拉烤鸡陪伴的完全unfun的一个人,女主是网络红人,从高中时期的丑女蜕变成现在的美女销售冠军,心里想的只有和男人上床以及怎样让自己的粉丝数上涨。
两人从彼此看不对眼到互生好感,真的是完全不搭的两个人在一起却有莫名的萌点。
两人之间那种朦胧的感情实在是戳中人心,第六集男主搂腰女主和第十集男主离开女主前看了她嘴唇一眼的片段的来回看了好几遍,没办法,我就是喜欢这样的剧情,哈哈。
男主在最后一集终于明白自己的心,终于决定勇敢起来直面自己对女主的感情了。
没有第二季实在是怨念呀。
最后再感叹一句,男主真的好有魅力,果然我还是喜欢这种成熟男人。
最近在看美剧《再造淑女》。
它讲述的是女主人公网络红人Eliza因为过分沉溺于社交网络,发现自己没有真正的朋友,于是寻求具有丰富市场营销经验的同事Henry的帮助,重塑形象的故事。
剧中的Henry对于社交网络有句非常好的概括:社交平台就象巨大的指甲不断绕着人们渴望被关注的痒。
现在,人们大概每十分钟都要看一下手机,仿佛手机里有永远有处理不完的事务,骚不完的痒。
剧中的Eliza也是这样一位沉溺于社交网络的人。
她沉溺于那些被称为“朋友”,但其实只是陌生人的谄媚,给人带来的本能的满足。
而Eliza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从小被排挤,没有人和她讲话或者一起玩。
于是,她就在聚会的时候,拿起手机,显得不是那么寂寞。
她还有一个很特别的习惯:喜欢站着对着垃圾桶吃饭。
她说站着可以减肥,直接对着垃圾桶可以防止弄脏身体。
不过在被Henry拆穿后,她坦白说是因为在学校里没人和她吃饭,所以她才想出这样的方法,让自己看上去不那么可怜。
想起之前在泳池看到的一个小男孩,大概是不敢和其他小朋友玩,于是假装和爸爸玩得很疯狂,好像在说,你们看,我这样也可以很快乐。
顿时,看到了很多人的童年,以及他们的此生。
如今,那个垃圾桶,那个爸爸,现在变为了承载社交网络的手机。
不知不觉中,每个人都变得看起来不那么寂寞了。
第一集中当Eliza发现自己的男友居然是有妇之夫,并且导致自己在全同事面前出丑了以后,她试图在网上寻求安慰。
Eliza发了条状态说:“有谁可以带瓶生姜汁给我?
”可是,她的26万3千个instagram粉丝除了为她点赞和留言之外,没人为她送去一瓶生姜汽水。
最后她只能求助于siri。
于是Eliza意识到:“互粉好友并不等于真正的朋友”。
互联网使人们互相肯定或者否定的门槛变低,大家不需要见面,不需要认识,只需要动一下手点一下赞便是一种肯定。
但是这种情况下,“肯定”也变得廉价了很多。
也许点100个赞,还没有当面说一句:“你好厉害”更有说服力。
Eliza去参加Maureen和Terrance的婚礼,她突然哭了出来,她说:“听到Maureen朗诵这疯狂的誓词,我突然意识到,虽然可能有成千上万人转发我的推特为我点赞,但是绝对不会有人,像Terrance看她一样看我”。
Eliza非常不善于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所以在她生病的时候,没有一个朋友会打电话问候她。
Henry为了帮助她改变形象,让Eliza每天问候他人,先从每天问候大家的前台Charmonique开始(Charmonique是我整个剧中最喜欢的角色,完美演绎黑人的各种神表情,她儿子Kevin就是她的翻版,也超级好笑)。
Henry让Eliza问Charmonique:“你昨晚睡得好吗?
”Charmonique回答说:“一点也不好,因为和我一起睡的儿子有睡眠窒息症。
Henry让Eliza安慰一下Charmonique,Eliza说:“我没有孩子,真是太好了。
”lol。
目前这部新剧只播放到第四集,很好奇,也很期待Henry怎么样一步一步将Eliza打造成受人欢迎的淑女。
个人而言,我非常讨厌吃饭或者讲话的时候玩弄手机的人,一直觉得即使没话说,沉默也比玩手机好。
最后献上顾城的一段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PS:后来这部剧被砍了。。。
伤心。。。
这个故事应该是脱胎于《卖花女》,同样是一个“上流社会”男人“改造”一个女人为淑女的故事,只是在21世纪下,这个故事还多了一些丰富的内容,甚至还讨论了虚拟网络与现实生活的权衡。
伊莱莎确实需要被“改造”,但是在这个故事里亨利反而是更具有反差魅力的那个。
他稳重得木讷,但有有着闷骚的反差气质,在他改造伊莱莎的过程中,他也被影响。
在我的记忆里,除了专门的华人题材,我是没有看过像本剧这样的以亚裔为主角的影视作品。
赵约翰是真的帅,而且兼具了东亚和欧美的气质亨利这样一板一眼的性格要是换了一个白人演员就真的感觉不太可信。
这部剧只有一季就给砍了,据说是不想看到亚裔男配白人女?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理由,那可真的是个大笑话。
本剧结局两人都还是朋友,也许留下这样的暧昧也未尝不是好事,至少期待都留在了观众的脑中。
好喜欢这部剧,昨晚在BiliBili发现的宝藏剧,两天之内已经看完两遍了。
非常奇怪的是,作为一个深受自恋妈之害的女儿,我对这个自恋的女主却有深深的共情。
她身上几乎完整地体现出了自恋者的种种特质,诸如自我关注、对他人缺乏共情、ostentious outside yet coward inside等。
也许是剧情塑造地好,十几集的过程中,女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Henry的陪伴、指导与改造之下,女主渐渐地和人建立起关系,和周围人一点一点有了真诚的互动。
现实中的自恋者绝没有这么容易发生这种改变,类似第一集婚礼后的互相攻击、拒不承认之类的回合得来好几遍,周围人早在这个过程中耗竭了对自恋者的怜悯。
但是电视剧里女主每集都看到明显的变化,这种不太现实的差异就不追究了。
最最关键的是女主非常非常地真情实感。
每次她一难受我就非常deep down地感受到她的难受。
无论是意识到自己没有朋友的痛苦、还是每次被Henry拒绝后的难受。
特别是被Henry拒绝后的难受,女主唱的Chandelier真是绝了,搜遍QQ音乐都没找到比她唱得更好的。
排除演技、换镜之类的原因,这种种表现非常贴近地刻画了自恋者的内在。
她们内在可能感觉到自己的空虚、孤独与脆弱。
在deep down的地方,女主觉得自己是丑陋的,永远是中学时的最丑女。
为此她做了许多努力与尝试,终于让自己的外在变成blingbling的状态。
她保持健身习惯、控制饮食、苦修化妆技巧、买一大堆装饰自己的衣物、变成搭配专家。
在改造自己上,女主付出了超级大的努力,这股力量真的如Henry所说,用到哪不能成功。
但即使现在已经是光鲜亮丽的美女,她始终记得内核的自己是中学时去霸凌者家过夜会被剪掉头发的小孩。
某个程度上,女主采用了与攻击者认同来防御与保护自己。
女主被中学时的最受欢迎女孩欺负,为了防卫自己,她选择变成那样的女孩,变成那样光鲜亮丽,只care自己不care别人,关注虚无的赞美的人。
但是女主又始终不是那拨人,在内心深处女主其实依然只不过是一个孜孜以求保护自己的小女孩。
她以为外在变得完美就会保护她免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但是变美变浮夸后,她发现她依然没有朋友,终于决定痛定思痛进行改变。
她不明白的是其实她的样本选错了。
那些霸凌的自恋者内在其实是被空虚、羞耻、恐惧与残忍填充的。
她们过早地了解到了这个世界世故的一面,决定在这个世故的等级制度上爬上顶端维持自己的薄薄的那层外壳。
从来没有去work on自己的内在。
在Henry让女主去找role model的时候,这样的霸凌者怎么可能真正成为值得效仿的榜样。
这部剧绝妙的地方就在于多年之后,女主发现那些当初剪她头发欺负她的女生最后却不得不扮演她来获得世俗中的崇拜和信服。
这个设计像一面镜子。
编剧以此为镜巧妙地照出了女主这么多年所获得的成长与力量。
恐怕那个霸凌的姑娘一开始写书的时候都没想到这个从来被欺负的姑娘会有这样咸鱼翻身的一天,女主真的成长为了一个外表超级光鲜且事业出色的人。
我很喜欢女主的一点在于她这一路走来都不容易,但是她一步一步都走上了正确也最痛苦的那条路。
除了自恋外,女主还有点边缘特质。
(这也可能是自恋的特质,我就不区分那么清楚了)女主非常害怕没有关系,每次被抛弃就是她最痛苦的时候。
女主给人一种和外界之间没有明确界限的感觉。
她经常不知道她的着装和一些言行是不适合场景的。
同时,她一旦喜欢某人,比如喜欢Henry要给他办生日宴会都会很没有界限地闯进对方家里给他办。
日常中这肯定算不得什么优点了,但是这个特质也让电视前看这她的我那么真实地感觉到她的痛苦。
不知道是不是演员演技太好,每次她心碎的时候我都感受到强烈的共情。
我知道我推荐过了,但是那首Chandelier还是要再推荐一遍,简直就是为女主而写。
她还无法承受这种极端的、令人心碎的痛苦,所以在卡啦OK宴会上,Henry一离开,女主就抄起一瓶酒把自己灌醉,上台非常真情流露又相对那个场景过于情感暴露地开始唱歌,灌醉自己疯狂嗨,和不该上床的人上床。
这些都是女主常做的事,我怀疑她在日常生活中恐怕就能经常感觉到孤独所带来的深入骨髓的痛苦。
为了不让这种孤独如附骨之蛆一般紧随不去,这些行为就经常被用来摆脱痛苦,暂时麻痹自己。
女主其实是没有皮肤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她恐怕很容易感觉到别人对她的不接受,而人际间的不接受本来就是她从中学就开始感受到的最痛苦的东西,所以她必然得肤浅、自我关注、无同理心,不然怎么保护自己呢?
她是一个还没有长大的小孩,不明白“明明我已经这么美了,为什么人们还是不喜欢我?
”曾有人说,在自恋氛围的家庭里长大的小孩多少会有些自恋的特质。
也许我共情女主的这部分,就是共情我自己的某部分。
女主不见得是完全的自恋,她身上很有那种被忽视、受到自恋创伤的痕迹。
很矛盾地,她既是被自恋所伤,也是以自恋伤害别人的人。
所以这样一个人可能现实中存在在我身边我会讨厌她,但是拉远距离看到她内在最真实的部分我又同情、可怜,甚至喜爱她。
说完自恋的部分,来说说这部剧的着装。
女主也太美了吧!
不是说她的脸百分百美,她长得有点像某部小时候看过的美国动画片,主角是经营农场的拟人老鼠。
但是她的许多搭配都太适合她了。
外形上,如她自己所说,有一头爱丽儿的红棕色浓密长发(爱丽儿是《小美人鱼》女主)。
肤色为净白,所以适合饱和度高、对比度强的颜色;不适合灰调的色彩,如莫兰迪色或者她去婚礼的裙子,会衬出憔悴感;也不适合掺了很多白色的浅色;至于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倒不用很介意。
⬇️截了一些我觉得精彩或糟糕的搭配如下。
E01中飞机毯改造的裙子,谁还能把飞机毯搭配这么好看啊!
这个酒红色也很配她一身的色系。
BTW旁边复古风的邻居们的搭配也别有一番趣味。
E01的这套婚礼造型真的不可,这就是柔暖色系,掺了灰底调的暖色系,会让很多人显得高贵优雅但是生生把女主衬憔悴了,老十岁。
剧中人都是怎么空口夸出来的。
E01这套不算最好的,也把女主衬地太高大了一些,但是我喜欢这件灰色开衫的设计,有些类似荷叶边之类的元素很衬女主气质,何况内搭的绿色非常配女主的色彩。
E02的读书聚会,这套也是不适合女主的,上衣加了太多白色底调,放在女主身上一点都不惊艳,反而把她压得面目模糊犹如路人。
但是u1s1,这套搭配本身还是不错的,浅绿色的上衣配底下的花色裙子很好看。
E02 这帮邻居的配色都很有趣,先不考虑是否适合她们的个人特质(反正都是配角),但是橙紫、调整过饱和度的蓝红等搭配都很好看,这个蓝色大沙发构成了画面中重要的颜色支撑。
E03 这套也真的不太行,不知道是这个妆还是这种蓝色和发色的组合,把女主的明艳给压下去了。
E03 女主有好几套皮草夹克的装扮都很好看。
带一点奢华的元素是适合她的。
E03 这个红色很衬女主头部的色彩。
不过这套全身装扮还是算了,奇形怪状的丝袜真的容易拉低质感。
E04 不好看,这套的白色和蓝色太多了不适合她,版型尽管加入了女性化的荷叶边元素但是整体太硬了,不够多情。
E04 这套还是适合女主的,无论是色系还是少量皮草的搭配。
E04 非常适合她,图片灯光有点暗。
但是这种有点芭蕾tutu裙风格,带着bulingbuling的暗黑华丽感的裙子好衬女主。
有点像某部芭蕾舞剧的戏服,好怀疑这个演员是不是受过受过芭蕾训练。
女主果然是带有浪漫型的穿衣风格吧。
E05 也还不错,但主要靠肢体动作撑起来,这套连身裙本身有浪漫的元素,体现在图案上,但是版型是有点直的,所以需要女主拗一些妖艳的造型才最适合她,不然稍显无趣。
E06 她有好几套好看的绿色造型,实在是和头发中的橙色太衬了。
E06 这套近似色搭配是我最喜欢的几套配色之一了,这套颜色多好看啊,唇彩一直配到裙子。
略带浆果色的唇色和裙子超级呼应。
而且,真的是,终于不slutty了,要在她的搭配里找出一套比较正常职业的还真是不容易。
再来一张。
当然也可能是身材太好所以才把这套驾驭地这么好。
我在奇怪为何这件上衣也是掺了很多白色底调但还很适合她。
可能因为这种微微透红的色彩很适合她的面部颜色吧,之前的浅蓝色把这种生机压下去了。
E07 这套不太行。
乍看很亮眼,但是裙子的蓝色,口红的粉能与头发的成熟不匹配。
看多几眼总有种违和感。
女主不大适合蓝色。
E07 红色好多了。
E08 绿色几乎是她的保险色了,配红指甲也好好看。
E08 小黑裙配精致且有层次的金饰也不错,但这还不是最惊艳的一套小黑裙。
E09 很有趣的一套皮草搭配,可能因为她身上的浪漫型特质,所以尽管很flashy但还是hold住了。
E09 不算最适合她的绿色,这套由冷调人穿会演绎地更好,但是丝绸质地带来的华丽感,以及颈间bling但优雅的金色充当了很好的缓冲,整体还是能看的。
但我能get为什么女主在见男友家长前想换套装备,确实比较偏工作装了,不够大放异彩。
E09 确实很精彩,但恐怕还是下一幕更好看。
河蟹原因不放了。
E10 露肤度高的凫色皮草相当适合她,但是这个口红有点跳戏。
E11 黑色穿得,只要搭点亮色首饰出彩。
E11 浅粉也穿得。
E11 此处女主非常蒂凡尼的早晨,注意指甲配色。
E11 皇室蓝裙配红包挺好看的。
这个不怎么适合她的口红颜色和蓝色居然配上了,也不显得那么突兀了。
E11 穿睡衣好可爱呀,应该穿连体的。
更像动画片主人公了。
E11 微带金光bulingbuling的牛油果绿半透针织衫配带着华丽感的黑色半身裙很适合女主。
再来张半身照,这件针织衫潜藏的金色和她的头发交相辉映。
E11 一点跳出来的颜色都没有,不如前面的出彩。
E12 红色包是点睛之笔,衬出了皮草和头发的颜色。
能放过芭比粉的口红了吗?
E12 截图困难。
这套黑白分体装穿在她身上还是很好看的。
哎,女主身材太好。
E12 鱼尾荷叶边红色短裙,带金色锁链。
很好看,金色锁链的设计很像92年Dior的黑裙。
再来张背面效果图。
女主从背后看经常更惊艳。
E12 绿色是女主永远的安全牌。
E12 上一套深色的更精彩,这套浅浅的就不是她的色系,但是适合运动。
E12 这套也很好看,如果要穿白底调的颜色,只要穿红色系的就好。
吃到这部“陈年细糠”的安利是在“推荐一点好磕的cp”的帖子里,因此我一开始是把这部剧当作偶像剧看的。
相比我看过的偶像剧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12集每集25分钟,短小精悍。
全程没有注水情节,剧情节奏飞快,演员的演技很在线,笑点密集且每个都很炸,可谓是制作相当精良,观看体验非常舒适,完全停不下来。
看了一会发现,原来是个职场情景喜剧。
然而对于我刻板印象中的美国情景喜剧来说,这部剧意外地很小清新:没什么黄段子、没有罐头笑声,男女主没有一个亲吻和一场床戏。
换言之,这部剧没什么即时满足。
有的只是一个接一个的小故事,串联起角色们之间鲜活的嬉笑怒骂。
我逐渐理解了为何此剧被人戏称“细糠”,除了剧集被砍的遗憾愤恨之外,也是因为此剧在美国情景喜剧里,拥有比较聪明温和的幽默形式、比较含蓄暧昧的感情尺度。
同时我也理解了为什么此剧会被砍:作为一部情景喜剧,它提供的刺激有点弱。
作为一部爱情肥皂剧,它的感情戏显得蜻蜓点水。
但若是真用严格要求来审视考量,又存在太多老套陈旧的刻板印象。
我都能想象美国观众吃着薯片打开这部剧,冷哼一声:“你来教我做事?
”遂换台。
看了看豆瓣评分不到6万人评价,其实客观来说也没有很火,应该只是因为小撮铁粉的反复安利,在一些限定圈层里小小扑腾了一下。
它的尴尬之处可能就在于主流的美国观众嫌它口味太清淡,而真正偏好清淡温和的浪漫喜剧的受众,但又可能被女主放浪的开放关系劝退。
但我还是很喜欢它。
或许因为正好合了我的口味又没有触到我的雷区,让我磕到了这对cp。
或许因为我能感受到导演编剧和演员们的用心,无论是单元剧的建构、剧本措辞的设计还是演员的微表情,都能在没什么背景交代的情况下迅速给我代入感。
当然,也因为这个结局。
整部剧和这对cp都可以用Henry的一句话,也就是全剧最后一句台词总结:Next time, I'll be ready.这句话很Henry,他看起来永远从容体面有把握,但他是更胆怯的那个。
Eliza永远不会说“next time”,她快意恩仇,横冲直撞,有什么事当场就说。
即使捅了天大的篓子也可以云淡风轻地一句“it's not a big deal”。
我不得不反思我自己也经常把这句“next time”挂在嘴边。
因为害怕失败,因为顾虑重重,因为没准备好。
我太能共情那种不敢迈出舒适区的风险厌恶心理了。
但是Henry,你有过不止一次“next time”啊,你准备好了吗?
骑着马在暗夜赶来向Eliza道歉的时候,Eliza坚持在电梯口脱下他的长风衣的时候,Eliza分手后在办公室摊牌向他明示的时候,Eliza点破他和Julia分手的时候……究竟在犹豫什么呢?
所以我认为这部剧的失利并不是网络有些论调说的种族歧视。
在美国观众看来,Henry的犹豫和纠结是令人难以理解的,致使Henry这个男主角在他们看来过于懦弱且缺乏魅力。
而它能够在国内小小翻红的原因,或许只是因为我们同为东亚人,某些时候能够共情他的那种或自卑、或计较、或隐忍、或理性的复杂心绪吧。
所以这部剧其实不幸也幸运。
不幸在于过早夭折,幸运在于这个阴差阳错的早夭结局,给这部剧带来的缺憾美,恰恰补足了此剧客观存在的缺憾。
如果二人分开,剧情停在这里再妙不过;如果二人走到一起,以美剧的调性还得洒多少狗血、添多少波折。
因为这个双关的开放结局,停留在对“next time”无限回味和无限想象的地方,绝了落入窠臼的可能,这部剧才真正成为了白月光,成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对Eliza,对Henry,对观众都是如此。
唉,明明非常好看的剧。
女主超美,身材好棒!
可是为什么总是执着于丝袜上身呢……某一glee上身的一集收了好多歌,包括女主的chandelier,太有感觉,忍不住就单曲循环了。
(贴吧有小伙伴友情提供下载)男主应该就是传统观念的亚裔学霸,勤奋的工作狂,永远要求A grade那一类。
看到他Facebook瘾发作那点真的挺反差萌~可是太短!!!
能想象吗!
男女主还没开始谈情说爱,男主刚确定自己心意女主甚至还没和帅哥炮友彻底断开就TMD的结束了!
_(:з」∠)_ 求好运降临有个续集吧。
超喜欢男女主角的公司,工作环境太棒~由蛇精病boss以及他一群逗比员工组成2333 各种激情场面【雾 感觉来了就在电梯里人工组成一个乐团促进思考,男主也无奈又熟练(诶?
)地加入进来……而且boss和他女婿之间的嫌弃与奉承也好惟妙惟肖!
前台小姐Charmonique也很有梗,居然有一个斥巨资打造的恒温假发陈列室,未婚生子什么的……天天给孩子吃炸鸡块结果害他那里简直要笑shi!
anyway,虽然爱情方面被戏称为韩剧,但整个充满美式幽默好吗哈哈哈哈最后,我能说男二跟女主在一起也不错吗。
😁不要怪我,因为男二真的超帅又用心!
但是说好的腹肌呢……
重刷惊觉当下网红文化早已在不知不觉中重塑了现实价值,导致在今天这部剧传达的观点可能显得judgmental且老旧过时。
抛开CP滤镜,H→E的说教型关系在如今看来也不是很正确。
但我也不同意这部剧只在强调说教,其中更多的是碰撞:在H对E的改造之下E也在以自己的方式改造H,在这份友谊之中两人都因彼此不同而走向更好的自己,因此最后一集才格外好哭。
只是很可惜,这部剧如果在如今的价值下制作,这种平等可能会显得更加明显。
原剧名Selfie已经足够好,既强调了这个社会现象,又是最后一集回归自我落点的一种呼应。
相较之下译名显得观念俗套且只看了前两集。
重刷除了嗑CP+感叹女主真美之外还注意到了全员不俗演技发挥,每一个角色就算是情敌们都塑造得非常成功,性格鲜明且非常可爱。
全局的梗和吐槽都正中靶心,过了十年再看也好好笑,就算没有爱情故事这也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喜剧剧本。
再次刷到最后一集有一种解脱之感,相比那种大拍十季烂尾或者又臭又长结不了尾的命运,这个结局真的是好得不得了与完美。
爱情的sweet spot在这里,人生的sweet spot也在这里。
#再造淑女##Selfie#2023.04.14【9/10】——————————多好的Mutual Pining / Friends to Lovers / Angst with a Happy Ending故事!
那种张力那种心动那种想要靠近的酸楚……啊😭可惜,嗑到半死最后才惊觉是一个管杀不管埋的大坑(还冷😢(没有关系在我脑内他们已经生了好多好多红头发韩国小孩了!
#再造淑女# #Selfie#2021.12.24【9/10】
1972年出生的John Cho在1987年出生的Karen Gillan旁边完全不显老从最初的版本开始,这就是一个关于“改变”的故事。
1933年,77岁的萧伯纳访华,合影中鲁迅52岁,蔡元培65岁一、萧伯纳与《卖花女》1933年2月17日的早晨,一个由上海各界人士组成的400多人的“粉丝团”在上海码头,迎接访华的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
这次萧伯纳虽然在上海仅停留了一天,但是据亲历者鲁迅描述,“热闹的比泰戈尔还厉害”。
当然了,据说1924年泰戈尔首次访华时,鲁迅对于社会大众对泰戈尔的热捧是颇有些瞧不上的。
萧伯纳(1856-1940)比泰戈尔(1861-1941)还年长5岁,但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间却比泰戈尔晚了12年。
1913年,泰戈尔凭《吉檀迦利》成为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作家。
1925年,萧伯纳凭《圣女贞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最为人所知的剧作却是另一部《Pygmalion》(译作《卖花女》),后来这部作品因为被改编为音乐剧《窈窕淑女》(My Fair Lady)和好莱坞同名电影而家喻户晓。
萧伯纳的剧作之所以取名《Pygmalion》,起源于一个希腊神话故事。
传说塞浦路斯国王Pygmalion善于雕刻,根据自己的想象雕刻了一个象牙雕像,并且爱上了这尊自己雕刻的少女像,爱神被他的诚心打动,就把雕像变成了活人,最终成为他的妻子。
人们从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中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通常应用于师生关系中,就是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萧伯纳的这个喜剧取这个名字,是带有一些讽刺意味的,剧作描写了一位教授Henry Higgins如何训练一名贫苦卖花女Eliza Doolittle并最终成功被上流社会所认可的故事,以抨击当时英国的腐朽保守的等级意识。
后来这部喜剧搬演上舞台之后,人们对于卖花女被改造之后飘然而去的结尾不甚满意,渐渐的就改了结尾,让两个人在一起了。
后来最为家喻户晓的就是1964年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窈窕淑女》,赫本饰演的Eliza在被改造成贵族小姐后在舞会上艳惊四座,其高贵优雅不属于《罗马假日》中的公主。
被改造后的卖花女变成了一位高贵优雅的贵族小姐《再造淑女》可以说是一部21世界都市职场版的《窈窕淑女》,甚至主要角色的名字都沿用了最早萧伯纳的剧作原作,包括Henry Higgs、Eliza Dooley,还有男配Freddy。
很多人懊恼最后Eliza没和Henry在一起,其实这也是萧伯纳原作的结局。
二、新时代的Higgins选用亚裔演员本剧中的改造故事,放在了21世纪的美国都市职场中,Eliza是一个有着童年阴影、长大后以美貌行走江湖、在网上粉丝众多、生活中几乎没有朋友、跟公司已婚男有不正当关系的Top Sales(虽然剧中实在没看出她的销售才能在哪),而Henry则是一个几乎不上社交软件、专注于工作、跟所有人都谦恭有礼的复古守旧职场中年单身男子(定语有点多)。
很贴合中文译名《再造淑女》了在剧集一开始,Eliza感觉自己一败涂地,请求Henry帮助她,改造她,Henry也很开心的接下了这个充满挑战的任务,表示要让Eliza”从一个讨厌无趣的社交控自恋狂改造成高贵优雅的窈窕淑女“(你真的礼貌吗?
),于是Henry老师从第二天开始就正式”开工“,从跟人打招呼这种小事开始”手把手“地教导Eliza,但是在这部短短的轻喜剧结束后,我个人觉得Eliza对Henry造成的影响,远大于Henry对Eliza的”改造“。
我不得不说,Henry这个角色选用了美籍韩裔演员John Cho来扮演,导演应该是综合了很多考虑的。
萧伯纳的剧作创作背景是20世纪初的英国,主旨是讽刺英国上流社会的装模做样的生活日常、腐朽保守的等级意识。
但是在21世纪初的美国,作为全世界“自由民主的灯塔”,各色人种“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中,哪还有等级意识呢?
哪还有语言学家Higgins教授那样的“老学究”呢?
这个可以把Eliza改造成淑女的Henry,用亚裔扮演,远比用白人和黑人扮演更合适。
并不是因为亚裔保守,而是亚裔自带了一种“克己复礼”的人设,如果欧美人崇尚的是自由奔放、解放天性,而亚裔在儒家文化两千年的影响下,一直崇尚的是积极努力、克制含蓄,不然东亚也不会成为世界工厂。
所以在第一季被砍之后,国人纷纷吐槽他美“山猪吃不了细糠”,不懂我们东方人含蓄蕴藉之美,直辣辣赤裸裸的“我爱你”虽然动听,但是终究体会不到“今夜月色好美”的妙处。
让我们先来看看Henry在剧中的人设:
同事给Henry的评价
永远拿业绩说话、不接受B以下的努力人设换句话说,这样的人,在欧美人看来,是少了点“人味”的。
难得的是,每天包裹在西装三件套和衬衫、领带/领结(他美男士在日常生活中把格子衬衫配领结穿得好好看)下的Henry,偶尔也有可爱的一面。
比如在老板家庄园过周末脱光衣服跳进湖里,比如在自己喜欢的乐队演唱会上疯狂地又蹦又跳又唱。
强烈抗议给“跳进湖里”的画面打码而同事对Henry真正的评价是什么?
在第八集三个同事开小会,策划给Henry的Birthday Party,讨论Henry生活中没有什么,犀利的Chamonique说出一个无比犀利的答案:FUN!
哈哈哈哈哈哈,真的笑死!
那是他们没看到他在Blues Travelor演唱会上的样子
全剧第一吐槽
谁能拒绝这么可爱的小动物呢!
谁又能拒绝这么喜欢可爱小动物的帅大叔呢!
不得不说,John Cho把这个Henry Higgs演得非常有层次(最主要是帅)!
三、Henry既改造了Eliza,也在改造我们Henry对Eliza的改造,并不是像萧伯纳原著中那样矫正口音,更主要的是教她待人处事、与人为善,以及最重要的,远离手机!
不得不说,这一部分的教导,每一句台词,都适用于越来越依赖手机的我们!
最早的时候我们发微博、QQ空间,后来我们发朋友圈,现在还要发抖音、小红书,哦,还有豆瓣!
拍下来,就把那一刻把握住了吗?
反而失去了这一刻的美好。
Henry老师说的真好
这是建议,还是情话?
这谁顶得住啊?!
无比正确的分类了!
Henry还教Eliza不要只想着跟男人睡觉。。。
哈哈哈哈哈哈大叔,你要理解年轻人的需求比你旺盛教她衣装得体。
但是到最后,Eliza的着装也没有发生特别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出口成章的英文诗歌真是绝了!
但是字幕组也完全没有输!
教她面对困难。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于是Eliza一路跌跌绊绊,在Henry的支持与陪伴下,和同事友好相处,和家人和解,最重要的是,和童年那个自卑的自己说再见,明白现在的自己已经很棒了!
自信的人最美!
送给每一位女性朋友四、Henry自己也在改变剧集没有交待Henry是不是一直单身,但是原著里的Higgins教授是个不婚主义者。
如果说Henry使Eliza变得更得体、更自信,那么Eliza也有一副帮助Henry的热心肠。
因为在周围人看来,Henry的生活实在是No Fun!
尤其是在帮他脱单这件事情上,全公司从老板到前台,齐心协力、倾尽全力!
真是无可救药的爱情绝缘体后来在大家和他自己的努力下,他有了一个看上去很般配的高知女朋友,两个人的恋爱生活,那叫一个“温良恭俭让”……
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太像了!
太像Young Sheldon了!
可是这叫“恋爱”吗?
我都怀疑这俩人如果真的同居了,可能真的会制定一个X生活的排班表,按照日历“履行公务”。
Henry自己评价这段关系“健康平稳顺滑”,Eliza说你确定你不是在形容排便?
这个比喻简直绝了!
在谈恋爱这件事情上,Henry真的是个小学生啊Henry给人的感觉是,他不是想找个一起睡觉的人,他想找一个Soulmate。
可是这在人来人往的大城市中谈何容易?
发生这种缘分的概率,比中彩票感觉也没高多少,谁家两口子不是搭伙过日子呢?
这大概也是Henry一把年纪还是钻石王老五的原因吧。
这俩人谁都瞧不上谁啊在他找到神似《Young Sheldon》的女朋友后,Eliza感觉到了一点醋意,感觉自己喜欢上了Henry,并且勇敢的表白,但是还是被Henry克制的推开了,我觉得他不可能没有一点点动心的,HR也告诉他只要签署一份协议,就可以跟Eliza“在一起”(这里真的笑死)但是他还是怕,这怕的根源不知道是什么?
剧里似乎没给出很明确的解释。
紧张到连找理由都不会了所以,Eliza的结尾是和自己和解,Henry的结尾是告诉自己No Fear!
三人行,必有我师。
包括孩子。
蔡康永在《给未知恋人的爱情短信》中曾写道,恋爱的纪念物, 从来就不是那些你送给我的手表和项链, 甚至也不是那些甜蜜的短信和合照。
恋爱最珍贵的纪念物, 是你留在我身上的, 如同河川留给地形的, 那些你对我造成的改变。
五、这真是一家氛围好棒的公司这真的是一家好有趣的公司,老板Sam是个喜欢唱歌的黑人,他们的血统里好像都有唱歌的天赋;前台Chamonique是个拥有价值六万美元假发的酷妈,勇于在同学聚会上追求真爱,奈何出师不利;最终跟Eliza在一起的Freddy,刚开始看起来像个拔D无情的渣男,但是跟Eliza分了一次手之后,就明确了此心所爱,坚定不移的守在了Eliza身边做一个安全备胎!
真是越看越帅!
最搞笑的是,每次开会都有个盲人员工,实在不知道他是做什么岗位的……
不喷发胶也很帅啊!
粗服乱发,不掩绝色!
当然了,最帅必须给到已经52岁的John Cho!
50出头亚裔男人,只要不发福不秃头,真的是一点都不显老,希望自己50岁也能有John Cho的身材。
真-白马王子!
最后,最佳台词给这家餐厅的男侍应生!
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鱼
苏轼说: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Selfie#里面男主吐槽的一句话是对的,社交平台就象小指甲一样聊骚着大家。
然后你从无数的赞和评论里面获得一个新的自我,或膨胀或丧失。
你在得到一些东西时候同样是在失去……你把所有的感情和生活状态事无巨细发布在网络上,三次元缺少正常的人际关系,或者你觉得自己不善于社交。
把网络上的陌生人当做挚友,推心置腹,但是对于你的成长毫无意义。
你耗费大量的时间在互动上,反而忽视了学习和其他,造成现实中他人的失望。
我们每天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各种人,不断的PO照,不断的晒,不断的想获得一个又一个赞,很可惜,当这真的融入你生活中,你便被社交平台所控制,见面还不如大家在微博微信上聊天来的热络。
#低头族#Selfie 01等双语字幕,只更新台词和部分感受XD
我理解再造淑女这部剧为什么在美国收视率那么低了。
看了一集 我也接受不了这种 要改造一个女性 的做法。
无论她穿着暴露 社交狂魔 这是她的自由 尤其是还是个男性去对她评头论足改造 不适感强烈。
尤其在美国那种崇尚自由自我的社会环境下 这部剧被讨厌太正常了 包括剧里有很多女主穿衣惹来指指点点的场景 非常物化女性 国外穿衣就是很自由的 想怎么穿怎么穿。
无论你自己想法什么样 都不应该对他人的生活方式随意地评头论足。
再造淑女里男主角像个完美人设一样对女主角进行改造 这种设定本身就离谱且不适啊。
我也不认为美国人不喜欢这部剧是因为它是亚裔男性和白人美女的故事 这种霸道总裁改造我的戏码在美剧市场能行得通才有鬼嘞。
还有为什么中国那么多人喜欢这部剧 说明中国大多数人还是一种男性视角在看女性啊 根本没有觉醒和意识啊!
要是有个男的跟我说 你穿衣服不要露沟 不要紧身 不要风骚 我一定让他滚犊子。
这么好看为什么要被砍
有评论说别人山猪吃不了细糠,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也不吃粗糠呢?因为他们根本不是猪。如果你理解的细糠是这样一种恋爱过程:一个厌女、自大、 自恋、性羞耻、以自我为中心的典型亚裔男被包装成禁欲、傲娇的纯情好男人,在居高临下地“帮助”一个被有意刻画的愚蠢、轻浮、卖肉的女性的过程中,怀着对女伴不可改变的轻视鄙夷的同时爱上了她并羞于承认,以及骨子里的性压抑和性羞耻等和现代文明世界脱轨的性观念,都被美化理解成禁欲、傲娇;而这个女性在被他一次次介入生活高高在上的指导、嫌弃、PUA后,对他感恩戴德,对他种种过分的误解一笑了之,继续向他展开猛烈攻势….如果你要把恋爱过程放进一个如此不对等的恋爱关系和人格扭曲的恋爱双方中去品味,并称之为细糠,可能需要考虑一下能不能不做猪。
虽然很可惜被砍了,但点到为止也不失为一种缺憾美,暧昧和推拉永远是一段感情里最美妙的部分。
为了美美的Karen而看,其实这故事拍成部小鸡电影更好吧。最后还是friend zone,next time he'll be ready。和所有版本的卖花女一样, Eliza不是任何人的雕塑,她是自己的榜样
刻板印象和脸谱化的角色像是一种自嘲倒是让观感没那么吃力了#男女主的关系好奇怪 #不喜欢男主 #各类丝袜大赏
忽略stereotype的话 是很好的喜剧
day5。 protein rich
不配
非常甜!一点都不矫情!!John Cho气质又好 演技又在线!!是我逢人必推的爱情剧!!!为!什!么!被!砍!了!我!就!问!你!!
看不懂为啥这么高分,就因为黄男白女?说实话,谁在乎一个bitch能不能得到真爱?除开男女主爱情线,还是欢乐的一部喜剧;
我不太能get的那种笨蛋美女的套路,可爱是有的,绿茶也是真的
还没看到你们搞在一起就被砍了啊可惜
真的是妙语连珠啊 这么好的剧为什么没有第二季
第二次对美剧里的CP疯狂心动,上一次是Ross和Rachel。好喜欢这种亦师亦友亦恋人的关系,暧昧躁动,窗户纸已经薄得透风,但就是不去挑破那层关系,因为知道那个人会很坚定地一直站在身边。
不像一般美剧的美剧,很小清新甚至两位主角模式很韩剧范儿,又甜又萌,女主好看,男主虽然不高也不帅但也挺吸引人的,跟女主化学反应不错,不过太可惜一季就被砍了……连结局男女主都没在一块,看美剧最可惜被砍的一部
理解不了Eliza这种人
烂得要死,厌女➕各种刻板印象。首先,把女主塑造成一个无脑纯花瓶,虽然是销售冠军,但从来没表现过女主具体工作怎样优秀。其次,让女主去让男主“改造”她,物化女性还能做得更无耻不要脸一点吗?最后,无处不在推崇保守价值观,女主的开放自由被打成“荡妇”、“不洁身自好”,然后让女主幡然醒悟发现男主那套酸腐老僵尸才是最好滴。
两个主角的表演无可挑剔,群戏刚开始有点意思又回去继续两个主角的改造了。大部分集数都在沿着双向改造去写感情和成长,工整得像填空题而不是抓马情景剧,即使偶有闪光,也还是难掩创作者的平庸。
登顶my top1 tv series forever!居然还有人不迷恋Henry吗(就是说居然会被砍掉第二季简直难以置信)
14年的剧了都,唉,因为Henry搂腰,昨晚看到了凌晨四点,真的性张力拉满,老美不懂这种朦胧的美感。。